封面新聞記者 伍雪梅 杜卓濱 攝影報道

  7月21日晚,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IUCN)發布全球瀕危物種紅色目錄更新報告,宣布白鱘滅絕,長江鱘野外滅絕。

  據公開資料,白鱘是全球最大的淡水魚之一,四川漁民諺語稱“千斤臘子(中華鱘) 萬斤象(白鱘)”,其長度可達7米,起源于約1.5億年前,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和長江的旗艦物種。

金沙江三塊石江段,曾經是著名的白鱘、中華鱘、長江鱘產卵場。(莊歌爾 攝)金沙江三塊石江段,曾經是著名的白鱘、中華鱘、長江鱘產卵場。(莊歌爾 攝)

  1989年,白鱘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于1996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極危級”,2009年再次評估時被確定為“極危(可能滅絕)”。另外,白鱘是《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 II 的保護物種,也是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之一。

  據報道,有記錄的最后一尾白鱘活體是2003年1月,在長江上游四川宜賓江段被誤捕,經成功救護后放流。7月22日,封面新聞記者采訪了這次救護的多位親歷者,聽他們講述這一古老物種與人類最后的一次邂逅。

田富友拿著報紙介紹當年的情況。田富友拿著報紙介紹當年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