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娜 四川農村日報全媒體記者 杜鎧兵 綜合報道

  國家氣候中心監測數據顯示,今年6月以來,我國平均高溫日數較常年同期偏多,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而根據四川省氣候中心的預測,盛夏期間(7~8月)全省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0.5℃~1.0℃,盆地中部、盆地南部等地有階段性高溫熱浪發生。這個夏天注定“熱情不減”。

  高溫天氣下,中暑、熱射病等成為近日的熱門話題。同時有人認為,夏日宅在家中,有空調、WiFi、西瓜三樣法寶,便是夏季一大美事。但長期待在空調房也讓“空調病”有了可乘之機。

  如何預防和治療這些夏季常見病,健康度過清涼一“夏”?

  夏日炎炎,當心中暑

  醫生提醒:盡量避免在高溫環境下劇烈勞動

  在夏季高溫高濕的環境下,中暑癥狀往往容易發生。

  “去年6月醫院收治了20多例中暑患者,而今年6月則達到了40多例。”據簡陽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尹彬介紹,相比去年同期,今年收治的中暑患者明顯增多。而氣溫升得太快、太高,高溫高濕的天氣和高強度體力活動,是中暑患者增長的重要原因。

  為什么會中暑?專家介紹,高溫、高濕、強熱輻射天氣可造成人體的體溫調節、水鹽代謝、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泌尿系統等出現一系列生理功能改變,一旦超過機體適應范圍,引起正常生理功能紊亂,則可能造成體溫異常升高,從而導致中暑。

  醫生提醒,對于中暑,需要以預防為主。大家要盡量避免在高溫環境下劇烈勞動,避免在高溫時外出。如果實在需要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注意補水以及鹽分,可以選用一些含電解質的運動型飲料,或者常備藿香正氣液等防暑藥物,穿寬松透氣的衣物,保持良好作息和生活習慣。

  警惕“酷暑殺手” 熱射病

  醫生提醒:中暑前期及時處置和治療

  “老人外出干農活期間中暑暈倒,被送到醫院后,其生命體征已極不穩定。”7月9日晚上9時許,一輛鄉鎮衛生院的救護車緊急向南充市中心醫院急診科送來了一例熱射病人。患者70歲左右,加上患有基礎性疾病,在經過9個小時的搶救后,最終搶救無效去世。

  記者了解到,7月以來,南充已有3例熱射病人不幸去世。

  “熱射病是由熱損傷因素作用于機體引起的嚴重致命性疾病,致死率高達50%-70%左右。”據南充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姜坤生介紹,熱射病簡單來說就是重癥中暑,其臨床表現主要為中樞神經功能障礙(如昏迷、抽搐、行為異常),核心溫度超過40℃,多器官功能損傷及DIC(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嚴重者危及生命。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急診科醫生提醒,針對熱射病,最有效的預防措施是避免長期待在高溫高濕及不通風的環境、保證充分休息時間等。同時熱射病的發生有一個過程,只要在中暑前期及時處置和治療,就能最大程度避免熱射病發生。

  而一旦發生熱射病,應如何急救處理?根據國家衛健委的權威解答,一是將患者轉移到陰涼的地方;二是無論使用何種方法,迅速給患者降溫,如將患者浸泡在浴缸的涼水里、用涼濕毛巾或冰袋冷敷頭部或腋下及大腿根部等;三是熱射病患者的肌肉可能發生不自主的抽搐,因此不要在患者的嘴里放任何東西,如果患者發生嘔吐,應翻轉患者的身體使其側躺,以確保其呼吸道通暢。情況嚴重時應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過度貪涼 小心“空調病”找上門

  醫生提醒:注意通風定時開窗換氣

  7月以來的“火爐模式”正式開啟后,網友直呼“這條命都是空調給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夏季常見的不適癥狀也是空調“給”的。

  實際上,醫學上其實并沒 有 一 種 病 叫 作“ 空 調病”。大眾所說的“空調病”,是指長期待在空調房后引起一系列呼吸道過敏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統稱。夏日長時間待在空調房,室內外溫差過大,空氣流動性差導致細菌滋生,容易導致出現例如頭痛、頭暈、乏力、口干、皮膚干燥、鼻塞、流鼻涕、發熱、咳嗽等不適癥狀。

  “主要是兒童、老人,尤其是患有各種慢性病的老人機體調節能力較差,容易被寒氣所襲。再者,一些年輕女性因夏季衣著單薄也容易出現‘空調病’,當引起重視。”簡陽市中醫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劉曉說。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如何科學健康清涼度夏,避免“空調病”?記者根據多名專家建議,總結了以下幾點:

  每天注意通風,定時開窗換氣,使室內保持一定的新鮮空氣;長期在空調室內工作和學習的人群應該適當進行戶外活動;避免空調冷風直吹,最好設置風向朝上;皮膚附著的細菌容易在汗腺或皮脂腺內阻塞引起感染,所以要保持皮膚的清潔衛生;定期清洗空調,使用消毒劑除菌,防止微生物滋生;不要在靜止的車內打開空調,以防汽車發動機排出的一氧化碳回流發生中毒;適當進行鍛煉,增強個人體質,提高免疫力。

  中暑癥狀早知道

  ●先兆中暑

  口渴、多汗、煩躁、全身乏力、頭暈頭痛、心慌、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體溫升高時要警惕自己可能中暑了。

  ●輕癥中暑

  體溫增高至38℃以上,伴面色潮紅和大量出汗。

  嚴重的出現臉色發白、冒冷汗、站立不穩等虛脫表現。

  ●重癥中暑

  即熱射病。

  在高溫環境中突然發病。

  大量出汗,然后出現無汗,體溫升高至40℃以上,神志模糊。

  嚴重者出現休克、心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礙、肝腎功能衰竭等。

  三伏養生小貼士

  伏天氣溫高空氣中的濕度大,暑多挾濕,容易發生胃腸疾病,故日常飲食宜清淡爽口,并適當攝入除濕之品,如冬瓜、海帶、番茄、金針菜、黑木耳、百合、藕、綠豆、扁豆、薏苡仁、白蘿卜等。

  在高溫環境中工作的人群,應適當補充含有鉀、鎂等元素的飲品,要盡量避免飲用冰凍飲料,以免造成胃部痙攣;如果出汗較多,應及時補充水分,必要時可飲用淡鹽水或含鹽的飲料,以保證體內的電解質平衡;對于某些需要限制液體攝入量的患者,飲水量應遵醫囑,避免一次性大量喝水。

  適當使用空調、電扇等降溫電器有防暑之效,但室內使用空調溫度宜控制在26℃~ 28℃左右(低于室外溫度5℃左右即可),并需定時開窗通風換氣。使用臺式電扇時不宜將電風直接吹在身上或頭面部位,以免發生面癱。

  中醫防暑小貼士

  針對近期我省出現的持續高溫天氣,四川省中醫藥局組織專家研究制定了《2022年夏季高溫暑濕中藥預防建議處方》,提醒廣大群眾在高溫天氣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合理膳食、合理運動、起居有常。

  主要組成:金銀花15g、菊花15g、廣藿香15g、川麥冬10g、橘皮10g組成

  煎服方法:以上藥用冷水 500ml 浸泡 30 分鐘后煎煮,大火煮沸后5分鐘,溫度適宜后飲用。

  注意事項:以上處方可根據用量按比例調整后代茶飲;體虛者及孕婦慎用。

  專家同時建議,一是要合理膳食,清淡飲食,避免生冷,可食用一些藥食同源的食物,如荷葉、綠豆煲湯或煮粥食用;二是合理運動,運動適度,避免在密閉高溫環境下運動;三是起居有常,作息規律,保證充足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