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村里來了一名江蘇女子,四川鹽亭的多位村民便在晚上出沒于田間地頭,頭束照明燈,戴上手套捉野生蟾蜍(俗稱“癩蛤蟆”),他們有的以1元1只的價格賣給這名江蘇女子,有的則從該女子處學會了提取蟾酥售賣。直到江蘇女子被抓后,還有一名村民通過微信聯系她要售賣蟾酥……
8月15日,紅星新聞記者調查獲悉,江蘇女子姓姚,與鹽亭女子謝女士系朋友關系,兩人從今年5月回到鹽亭縣后,便開始在西陵、玉龍、高渠等多個鄉鎮捉野生蟾蜍,并且發展了多名村民當下線。當捉到蟾蜍后,姚女士現場提取蟾酥,然后以每斤2500元-4000元的價格賣給一名江蘇男子。鹽亭警方介紹,根據統計,姚女士以及其發展的下線,共計捕獲8000余只蟾蜍,按每只100元計算,涉案金額80余萬元。
那么,提取蟾酥又有什么用?據民警介紹,根據專家解釋,一只蟾蜍一天能吃掉2000到3000只昆蟲,它們身上提取的蟾酥及蟾衣都具有醫藥功效,有藥企專門向養殖戶收購。但刮取蟾酥會對蟾蜍造成傷害,即使刮取后放生也會因傷口感染死亡,對生態造成破壞。
目前,姚女士和謝女士已被執行逮捕,其余5名村民被依法取保候審,該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現場:
警方查獲59只蟾蜍
還在女子家中查獲14克蟾酥
7月1日晚10時左右,鹽亭縣公安局西陵派出所民警開展夜間巡邏,當巡邏至聯盟村時,發現有幾人頭戴照明燈行走在田間地頭,行跡較為可疑。于是,民警叫停了幾人,準備例行檢查。
“當我們走近一看,發現他們提的桶里,裝著活蹦亂跳的蟾蜍,多達幾十只。”8月15日,西陵派出所教導員王萬軍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當時共擋獲3人,兩女一男,經現場清點,桶里共有59只蟾蜍。
王萬軍介紹,三人頭戴照明燈,提著塑料桶,還有一種鋁制的夾子,而除了蟾蜍外,還有少量的蟾酥。蟾蜍俗稱癩蛤蟆,屬于我國“三有”保護動物,于是,民警將三人帶回派出所進一步調查。
經查,一名姓姚的女子是江蘇啟東人,今年45歲,另外一名女子姓謝,鹽亭縣人,今年53歲,兩人系朋友關系,而男子姓朱,系謝女士朋友的朋友,其覺得好玩,便跟著一起到田間捉蟾蜍。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去年4月,姚女士和謝女士在網上認識后成為朋友,今年5月,兩人一起回到鹽亭,姚女士住在謝女士家。而早在江蘇時,姚女士就有過捉野生蟾蜍的經歷,并且學習了如何提取蟾酥,后來因為周邊有人因捉蟾蜍而被公安機關打擊,她才沒有繼續捉蟾蜍。
“他們當晚共捉了60多只蟾蜍,還有10多只已經提取了蟾酥,然后將蟾蜍放了。”西陵派出所教導員王萬軍介紹,在謝女士的家中,民警還查獲了14.12克蟾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