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臺8月17日繼續發布高溫紅色預警,預計17日至19日,川渝地區最高氣溫將持續超過40℃,成為全國高溫中心。
紅星新聞記者17日從中國氣象局獲悉,今年夏季以來,全國平均高溫日數12.0天,較常年同期偏多5.1天,為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多。根據國家氣候中心近日監測評估,綜合考慮高溫熱浪事件的平均強度、影響范圍和持續時間,從今年6月13日開始至今的區域性高溫事件綜合強度已達到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強。
此外,經綜合研判,我國此次區域性高溫熱浪事件的持續時間將會繼續延長,綜合強度將進一步增強。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袁佳雙表示,隨著未來氣候變暖加劇,未來極端高溫和強降水事件將呈現多發、重發的態勢,人類將面臨更大的氣候風險和影響。
高溫紅色預警繼續
川渝地區最高氣溫將持續超過40℃
中央氣象臺8月17日8時發布天氣提示,預計17日至19日,南方的高溫還將持續,尤其是川渝地區最高氣溫持續超過40℃,成為全國高溫中心。
8月16日,四川東部、重慶西部、湖北東南部、湖南北部、浙江中部等地40~43℃,重慶北碚44℃;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共28個國家站氣溫突破歷史極值。
中央氣象臺8月17日繼續發布高溫紅色預警,8月17日白天,陜西南部、安徽南部、湖北中南部、湖南、江西、浙江、上海西部、福建、四川中東部、重慶、貴州東部和北部、廣西中北部、廣東中北部等地最高氣溫將有35~39℃,其中,四川東部、重慶中西部、湖南中北部、江西中部、浙江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40℃以上。
此外,中央氣象臺預計,17日至19日,青海東部、甘肅東部、寧夏、陜西北部、內蒙古中東部、山西中北部、京津冀地區以及遼寧南部、山東、黑龍江等地將有一次較強降水過程。
氣象專家提醒,本輪降雨過程與13日至15日降雨過程重疊,需高度關注災害放大效應。四川、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河北、北京等地注意防范局地強降雨可能導致的山洪、地質災害及城市內澇的不利影響,做好山區、旅游景點、施工區域等地的災害監測和防御,公眾也應盡量避免進入山區河谷等地質災害高風險地區。
未來氣候變暖加劇
極端高溫和強降水事件將呈多發等態勢
今年夏季以來(6月1日至8月15日),全國平均高溫日數12.0天,較常年同期偏多5.1天,為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多。華北南部、華東大部、華中、華南東部、西南地區東北部及新疆大部、內蒙古西部等地高溫日數普遍在20天以上,新疆中東部、內蒙古西北部、河南南部、湖北大部、安徽、江蘇南部、浙江、福建中北部、江西大部、湖南大部、四川東部、重慶等地超過30天。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近日監測評估,綜合考慮高溫熱浪事件的平均強度、影響范圍和持續時間,從今年6月13日開始至今的區域性高溫事件綜合強度已達到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強。經綜合研判,我國此次區域性高溫熱浪事件的持續時間將會繼續延長,綜合強度將進一步增強。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首席、正研級高工陳峪表示,此次過程具有持續時間長、范圍廣、強度大、極端性強等特點。截至8月15日,此次高溫事件已經持續64天,為1961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超過2013年的62天);35℃以上覆蓋1680站、37℃以上覆蓋1426站,均為歷史第二多(僅次于2017年,分別為1762站和1443站),但40℃以上覆蓋范圍為歷史最大;高溫極值站數262站,已超過2013年(187站)和2017年(133站)。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袁佳雙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隨著未來氣候變暖加劇,未來極端高溫和強降水事件將呈現多發、重發的態勢,同時,許多區域的復合事件,例如高溫熱浪和干旱復合事件、極端降水與海平面上升、風暴潮等因素共同導致的復合型洪澇事件,發生的概率也將增加,人類將面臨更大的氣候風險和影響。
紅星新聞記者 楊雨奇 實習生 席聰聰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