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羅石芊

  “請問你前天賣的豬肉多少一斤?”“28元左右吧”

  “昨天呢?”“差不多就這個價格”

  “你再好好想一下,昨天到底賣得多少錢一斤?”“昨天不是我賣的,我不清楚。”

  8月31日,在涼山州西昌市長安農貿市場,封面新聞記者記錄下了涼山州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和某鮮肉店老板的對話。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8月30日,西昌市區實行全域靜態管理。為避免疫情期間市場價格大幅上漲,涼山州市場監管局發布《關于嚴禁在疫情防控期間哄抬物價的通告》(下文簡稱《通告》),要求經營與人民群眾日常相關的米、面、油、肉、蛋、奶、蔬菜等生活必需品進行明碼標價,對于哄抬物價等行為,一經查實,將依法從快從嚴處理。

執法人員來到被舉報鮮肉店問詢情況執法人員來到被舉報鮮肉店問詢情況

  “臨時”員工賣出35元一斤豬肉

  連續盤問后商販露破綻

  8月31日,伴著淅瀝小雨,長安農貿市場仍有少許低風險區市民穿梭在各家蔬果肉類門店當中。攤前,各類商品的價格標注在各式各樣的板子上。

  跟著執法支隊副隊長陳道明的步伐,穿過重重“肉攤”包圍,在鮮肉區的角落,執法支隊找到了被市民舉報的鮮肉店。

  8月30日,一名西昌市民向12315舉報,稱該鮮肉店以每斤35元的價格銷售豬肉,有隨意加價的嫌疑。收到舉報后,執法支隊開始進行調查,并于31日前往商鋪取證。

  “你把當天銷售的那個人喊過來,我們了解一下情況。”在肉店店員否認其銷售行為后,陳道明便要求當天在場的店員趕到現場。經過詢問,店員承認確實有過以30元左右一斤的價格銷售鮮肉的行為。但她一再表示,她只是當天人手不夠臨時過來幫忙的,價格高則是因為進價高。

  “你前天的豬肉進價是多少?”“我不知道,每天都不一樣。”

  “那你把進價單給我們看看吧”“我沒有。”

  “付款記錄總有吧”“我們都是記賬,我沒有。”

  面對陳道明和隊員連番盤問,這位“臨時”店員的回答顯得有點慌。但那張關鍵的進價單,依舊遲遲沒有交出來。這時,陳道明提出要檢查店鋪近三天的采購單據。

  店家拿出幾張票據,但唯獨8月29日的購買商與近兩天都不太相同,這引起了執法人員的懷疑,在問詢的過程中,“臨時”店員突然站出來說,都是她的責任,和店鋪無關。

  “我們現在追究的是老板的責任,是店鋪的問題。”執法人員嚴肅告知該店員后,店員瞬間沉默了。

  現場核查情況后,由于店家無法提供進貨單據,執法人員按要求下達限期提供證據材料的文書后,通知當事人稍后到單位接受調查。

執法人員在超市詢問情況執法人員在超市詢問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