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柴楓桔 劉彥君
自貢嘎山東側始,匯入大渡河終,灣東河穿村緩緩流過,灣東村就在青山綠水的懷抱中恣意生長。
9月5日,一陣突如其來的地動山搖打破了村莊的寧靜,四川甘孜州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位于該縣得妥鎮的灣東村右岸山體垮塌,阻斷灣東河右主支溝形成堰塞湖。
河道阻斷,新形成的堰塞湖如懸在頭頂的利劍,威脅著下游100多名村民的生命安全。在異常危急的形勢下,當日傍晚,沿灣東河受威脅的100余人被緊急轉移到安全地帶。
這場緊急轉移成功的背后,離不開甘孜水文中心應急監測隊的努力。他們多次挺進危險前沿,屢探關鍵水情,實測準確數據,為當地科學預警轉移吹響“哨令”。
9月8日,四川省水利廳結合甘孜水文中心連續幾日的測流數據,對比分析衛星遙感、航拍圖片和常年水文資料,判斷河道恢復過流,堰塞湖已經實現自然泄流,風險基本消除。
排查:憑一根光纖繩 攀上40多米高陡壁
9月5日中午,一陣地動山搖后,意識到發生地震的甘孜水文中心主任徐銀昌立馬跑回了辦公室。
“快點兒看一下監控,河流現在形態怎么樣了?”徐銀昌通知水情預報室、水文監測室立即對轄區內63個視頻監控斷面展開排查,查勘河水有沒有渾濁和斷流的情況,判定是否有堰塞湖形成。
排查中,工作人員發現五個監控一直處于黑屏狀態。“走!”徐銀昌當機立斷,緊急抽調人員組成三個突擊工作組分別前往瀘定、九龍,對小溝小溪展開排查。其中,徐銀昌帶隊的工作組趕往震中磨西鎮,強震之后的路上落滿碎石,道路兩側還不時有小石子飛落,更糟糕的是,到海螺溝口時,車子被山體滑坡擋住去路。
甘孜水文中心副主任張定高操控著隨身攜帶的無人機,飛往磨西水文站上方偵察情況。通過無人機傳輸回的畫面,對比磨西水文站的正常流量情況,發現磨子溝水量減少,大家初步推測磨子溝很可能出現了堰塞體,必須要立刻趕赴現場。
前進的路遇阻,只能在陡壁峭巖上開辟新路,一條大約40多米長的光纖繩讓大家看到“絕處逢生”的希望。望著從山頂上垂下來的光纖繩,年輕隊員潘鵬程心里直發怵,這是他4年職業生涯里為數不多的一次攀巖,在將身上20多斤的儀器固定好后,潘鵬程緊緊抓住了這根“救命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