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探訪:
橋面由巨石鋪成
共立四尊神獸:龍頭、龍尾、象鼻、象尾
根據陳先生提供的位置,9月16日,紅星新聞記者來到位于龍萬鄉華利村12組,現場探訪銅鑼河橋。記者在現場看到,如今的銅鑼河橋是連接華利村和月亮村的步行通道,供附近村民日常通行使用。
村民聶大爺介紹,在他的爺爺輩,這座橋就有了,因為是銅鑼河,所以就叫銅鑼河橋。這座橋是古時候富順到瀘州的主要道路,據說是當時的一位鹽商出資修建,因此也是鹽運古道。
聶大爺還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大概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此處漲水,銅鑼河橋被淹沒在水中一年多,后來才重新回到人們視線。不過,因為漲水,橋上的石刻受到了一定損壞。
↑精致石橋(紅星新聞記者 袁偉 攝)
紅星新聞記者從富順縣文管所了解到,銅鑼河橋,建于建于清代中期,地處華利村、月亮村交界處,橫跨銅鑼河,石質建造,為5方孔4墩平橋。
橋面由10塊長方巨石鋪成,橋長13.5米,寬1.9米,橋身高2.9米,孔跨2.1米。橋墩平面呈梯形,東北面四墩上立巨石分別雕刻龍頭、象頭各兩尊,西南兩墩石上雕刻龍、象尾部。中間的兩尊龍頭昂首挺立,形態威嚴,龍口一張一合,對應的龍尾向上翻卷。兩邊的象頭雕刻細膩,姿態祥和。
從現狀來看,銅鑼河橋橋身、橋墩、橋面保存較完整,石刻龍頭一側局部風化剝落,龍尾梢處有殘缺風化,象鼻人為損壞、短缺,象足部分缺損,象尾部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