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
“預制菜如豬狗食”言論引爭議
到底有沒有營養和健康隱患?
因為王志綱在直播間的發言,“專家稱預制菜如同豬狗食”的話題沖上熱搜,引起熱議。
有網友認為,預制菜原材料不新鮮,質量差、沒營養,還可能含有防腐劑、添加劑,長期食用對身體不好;也有網友認為,預制菜盡管有不足,但方便快捷、省時又省力,不應被如此貶低……
對此,國家一級健康管理師、食品安全科普專家王思露在接受紅星新聞采訪時介紹,預制菜的優點是方便、快捷,增加食材安全系數。但在營養價值方面,半成品肯定不如新鮮食品營養密度高;另一缺點是重口味,為延長保質期和口感,會加入較多食鹽、油和糖;長期單純食用預制菜,易產生食鹽、糖、油脂的攝入量超標。
王思露表示,減少預制菜食用次數,控量是關鍵。其次,吃的時候同時要進食新鮮蔬菜、豆類等食材,增加營養素的均衡攝入概率。
對于網友擔心的預制菜營養、安全等問題,四川旅游學院烹飪學教授、中國烹飪大師周世中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經過高溫高壓的預制菜,確實存在相對較多的營養流失,但對人體吸收而言,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且人體對營養的吸收也因體質差異而不同。此外,添加劑的使用,只要符合國家衛生和質量要求,對健康不會造成影響。
↑四川旅游學院烹飪學教授、中國烹飪大師周世中 受訪者供圖
業內:
個人極端言論“太武斷,片面”
也提醒應關注預制菜同質化等問題
對于王志綱的言論,四川省預制菜產業聯盟秘書長王剛認為,“太武斷,也太片面了。”
“預制菜肯定是一個發展方向,尤其是現在生活節奏加快,它不用花大量時間做飯,又能享受美味。”在王剛看來,除了年輕人,老年人也將是預制菜的消費群體之一,“未來預制菜可能會更細分,包括針對各種特異群體、特殊需求的食品和功能性產品。”
成都大學肉類加工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主任、川味預制菜研究院院長王衛分析認為,王志綱的言論也許有其隨意、發泄,或自身對工業化產品的反感,甚至擔憂傳統菜肴制作技藝和文化因此退化等多方面原因。
“目前,有不少消費者對預制菜持否定態度。”王衛向紅星新聞記者坦承。艾媒咨詢的報告也顯示,較多消費者認為預制菜味道、口感、色澤還原度較低,超過50%消費者在購買預制菜時遇到產品質量問題。
“沒有垃圾食品,只有垃圾吃法。”王衛認為,預制菜盡管在新鮮品質和營養上可能與手工烹制菜品有差別,有的消費者可以接受這個差別,不愿花大量時間在烹制上,寧愿省下時間去享受生活和娛樂。他說,任何營養不全面的食品,只要不是天天大量吃,偶爾食之可調節口味,不足的營養可通過其他食品補充。他同時指出,“應該對預制菜可能存在的缺陷和問題引起高度關注”,這些缺陷和問題包括預制菜的同質化、復鮮保質等。
在同質化方面,有的預制菜試圖通過一些技術克服工業化制作帶來的風味等不足,如對傳統菜肴通過保水劑、增稠劑、穩定劑、調味劑予以嫩化、補味或增香。盡管添加的食品添加劑都符合國家衛生標準,產品安全性也沒問題,但可能導致菜肴同質化,失去“一菜一品一味”的特色;在復鮮保質方面,預制菜要實現長期可貯、保質與流通,高溫高壓殺菌的常溫貯藏產品,存在維生素等營養的丟失;冷鏈流通的冷凍型產品風味衰減在所難免。
王剛向紅星新聞記者分析,預制菜最敏感的就是鎖鮮保鮮,復原度的問題。對于復原度的問題,首先是加工技術,各種菜品加工形成的風味,加工的溫度及時間匹配很重要;其次在加工裝備方面,部分加工裝備與預制菜不配套,致使企業標準化程度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