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鴻 孫吞古哈 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羅石芊 報道
“很開心,比拍到大熊貓還要開心。”當得知拍到了瀕危物種四川山鷓鴣時,四川省涼山州美姑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研檢測科科長商布且說道。
9月21日,四川省涼山州美姑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通過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瀕危物種四川山鷓鴣。
視頻中,在茂密的樹林里,兩只看似體型不大的、身上帶有褐色花紋的鳥兒在落葉和草叢中間尋覓食物,它們不斷跳躍穿梭,不時用腳刨開地上的落葉。
經保護區工作人員鑒定確認,這兩只鳥兒為鳥綱雞形目山鷓鴣屬的四川山鷓鴣。
第一次用紅外相機拍到實物
“比拍到大熊貓還開心”
“當時只是覺得這個鳥比較特殊,之前沒有在視頻里見過,我們根據外觀初步判斷有可能是四川山鷓鴣。” 美姑縣大風頂國家級保護區管理局科研檢測科科長商布且說道。
據商布且介紹,這個視頻是在今年6月10日拍攝到的,近期在整理和觀看紅外線相機的春季調查資料時,發現該物種出現在大風頂保護區。為了進一步確認該物種,商布且將視頻資料發給了專門保護四川山鷓鴣的四川省宜賓市老君山風景區相關專業人員,經過仔細比對,確認該物種就是四川山鷓鴣。
得知這兩只特殊的鳥兒的真實身份后,商布且非常激動。作為涼山州內大熊貓種群數量最多的自然保護區,大風頂保護區還有著大靈貓、黑頸鶴等10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小熊貓、黑熊、白腹錦雞等49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這個被科研工作者贊譽為“很有價值的生物基因庫”,拍到了“意外驚喜”,商布且覺得這比拍到大熊貓還開心。
“這是我們大風頂保護區管理局成立后第一次用紅外線相機拍攝到四川山鷓鴣的蹤跡。此前只是聽一些村里的老年人說過有四川山鷓鴣,但是都沒有拍到過。”商布且說道。美姑大風頂保護區過往資料也記載有四川山鷓鴣分布,但近幾十年來保護區歷次科研監測和相關專項調查中均未發現其活動痕跡。
曾被預言將在20年后消失
“本次發現說明棲息地質量在提高”
本次監測中,監測人員在位于保護區日波窩林區海拔2420m的針闊混交林下,利用紅外相機共拍攝到四川山鷓鴣活動照片15張,視頻4段。這也是美姑大風頂自然保護區建立以來首次發現其活動痕跡,也進一步證明了四川山鷓鴣在美姑大風頂保護區有分布,此外,該區域還拍攝到了國家級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鷴的活動影像,這也是保護區近二十多年來首次發現其實體。
四川美姑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研監測科高級工程師李良表示,“這次發現充分說明了,我們保護區的森林資源得到了充分的保護,棲息地的質量得到了提高,野生動物的活動范圍逐漸擴大。”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世界雉類協會鶉類專家組前主席西蒙道威爾博士在四川考察四川山鷓鴣的種群狀況時預測:該物種將在20年后從地球上消失。但在相關部門和組織的保護下,據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相關數據顯示,今年6月,四川省林學會在近期組織開展的四川山鷓鴣保護關鍵技術評估表明,經過20多年的持續努力,四川山鷓鴣的種群數量增長近60%,適宜棲息地面積增加了23%,物種保護取得顯著成效。
此前,為進一步保護這個珍稀的“鳥類大熊貓”,我國曾在2000年成立首個以四川山鷓鴣及其棲息地為主要保護對象的保護地——四川老君山自然保護區。之后又在四川山鷓鴣集中分布地新建了一批自然保護區,如雷波麻咪澤、沐川芹菜坪、金口河八月林等,加之早先成立的馬邊大風頂、甘洛馬鞍山、峨邊黑竹溝等自然保護區,為四川山鷓鴣等珍稀瀕危物種種群恢復創造了條件。另外,在樂山市大瓦山國家濕地公園多次記錄到四川山鷓鴣雄鳥鳴唱,這是首次在大渡河以北地區發現該鳥類活動證據。
當前,四川山鷓鴣已被列入“十四五”國家林草規劃搶救性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名單,標志著四川山鷓鴣保護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下一步,美姑縣大風頂自然保護區將繼續利用紅外相機等先進設備和科學手段,加強對四川山鷓鴣等珍稀動物的監測,進一步了解其在保護區內的分布范圍及種群數量變化情況,為珍稀物種及生物多樣性保護作出應有的貢獻。
知道多一點
四川山鷓鴣又被譽為“鳥中大熊貓”,主要分布于四川省中南部山區的森林中,在云南省東北部地區也有少量分布。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十四五”林草規劃搶救性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名錄,是我國西南山地的特有鳥類,屬全球性瀕危(EN)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