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鐘曉璐
他是警界創客,研發出多款警用機器人并投入實戰;他雖是理工男,卻寫得一手好文章,屢次獲獎,13篇論文在國家級學術期刊刊發;他因經常加班熬夜,被確診為感音神經性耳聾,開會總霸占“前排”,用手機語音轉文字功能輔助,始終堅守一線。
9月25日,中央宣傳部、公安部向全社會宣傳發布2022“最美基層民警”名單和先進事跡,全國共有38名獲獎民警,四川省達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綜保大隊大隊長黃晨光榮當選,成為四川公安唯一當選的代表。
警界創客,突破專利壁壘
在四川省達州市公安局訓練基地,有一臺讓神槍手都屢屢脫靶的移動靶機器人“威龍”,研發“威龍”的人正是黃晨。
“2014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研發出一套無線視頻圖像偵察系統,幫同事解決了一個技術難題,當時感覺挺有成就感的,逐漸發現自己骨子里有點兒工匠情懷。”黃晨談起開始搞研發的初衷。
黃晨的微信名叫“警營創客”,在他看來,所謂“創客”就是指出于興趣與愛好,努力把各種創意轉變為現實的人。當年,隨著反恐防暴工作的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警用機器人被運用到作戰一線,極大降低了工作風險。可因為外部專利技術壟斷嚴重,一臺警用機器人的造價高達數十萬。基層民警別說是用了,很多干了一輩子的老警察連見都沒有見過,于是黃晨決定利用在大學里學到的計算機知識,用業余時間研發一臺便宜實用的警用機器人。
“研發警用機器人技術難度大,在達州沒有先例,也找不到人教,起步的時候很是艱難。”為了解決一些技術難題,黃晨只好自己鉆進書堆找辦法,國內的、國外的各種專業書籍他都看。有時候,借助翻譯工具,他花幾個小時才能讀懂一段英文。
特別是在研發初期,為了盡快論證技術方案的可行性,黃晨甚至用自己的獎金購買零部件。以“敢吃螃蟹”的創新精神,黃晨成為四川省公安機關唯一獲得警用機器人領域專利的民警,用5項國家專利率先撬開了省內公安自主研發警用機器人的大門。
黃晨成功研制的警用反恐排爆機器人“鐵甲”、反恐偵查機器人、5G智能移動靶機器人“威龍”3個系列產品,降低了70%產品成本,并參與實戰應用。
今年8月,第二代“5G智能移動靶機器人”被四川省公安廳納入全省公安基層技術革新技能比武決賽,并被省公安廳推薦參加全國總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