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野生動物損壞農作物、傷害家畜等情況時有出現。而野生動物致害補償一直是大家關注的話題。9月26日,記者從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官網獲悉,該局起草了《四川省陸生野生動物致害補償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目前正公開征求意見。
該《辦法》提到,野生動物造成人身傷害、財產損失,并非所有情形都將給予補償,包括主動攻擊、挑逗或者故意傷害野生動物;從事非法狩獵等違法活動等情形的,將不予補償。
《辦法》還明確,野生動物致人重傷的,衛健主管部門應當協調相關醫療機構對受害人實施緊急醫療救助。相關醫療機構對受害人的救治采取先治療后結算方式,不得因治療費用問題拖延、推諉;對于正在危及公民生命安全的野生動物,有關部門、單位和個人可根據現場情況,采取包括擊斃在內的應急控制或緊急避險措施。
人工養殖野生動物等,不適用該辦法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辦法》所稱陸生野生動物是指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四川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野生動物名錄》中的陸生野生動物(以下簡稱“野生動物”)。國家和省相關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如有調整,以最新公布的名錄為準。
該《辦法》明確了適用范圍。在四川省行政區域內,因野生動物造成人身傷害、財產損失申請政府補償(以下簡稱“補償”)的,適用該辦法。已將野生動物致害補償納入政策性保險業務的縣(市、區),其所轄行政區域發生的野生動物危害,致害情形不屬于保險合同賠付范圍的,適用該辦法。致害情形屬于保險合同賠付范圍的,其事故申報、調查核實與認定、保險理賠等具體規定遵從保險合同,不適用該辦法。
需要注意的是,對同一致害事件,相關部門也應當受理受害人或其代理人的補償申請,采納保險公司認定的財產損失實物量或人身傷害程度,按照本辦法規定標準核算補償額,核算結果高于政策性保險賠付額的,由政府補助差額部分。因人工養殖、經營、利用及運輸的野生動物造成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的,依相關法律法規由侵權責任主體負責賠償,不適用該辦法。
具體來說,野生動物造成人身傷害、財產損失,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給予補償:
(一)從事日常生活和生產的人員在采取了必要的防范措施或者依法履行保護野生動物義務的情況下,造成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二)對在依法承包、經營的土地上種植的農作物、林木和林下作物造成較大損毀的;
(三)對合法圈養的或在依法承包、經營的土地上飼養的畜禽、特種養殖動物造成死亡的;
(四)對合法建設使用的房屋、圈舍等生產生活設施設備造成較大損毀的;
(五)為避免或減輕野生動物對公民人身安全威脅,采取應急控制或避險措施,造成財產損失的;
(六)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認定的其他情形。
而野生動物造成人身傷害、財產損失,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補償:
(一)主動攻擊、挑逗或者故意傷害野生動物的;
(二)從事非法狩獵等違法活動的;
(三)擅自進入自然保護地禁入區域,或者經批準進入后不遵守保護地相關管理規定的;
(四)在非依法承包、經營土地上種植的農作物、林木和林下作物造成損毀的;
(五)在非依法承包、經營的土地上飼養畜禽、特種養殖動物的;
(六)現場核查不能認定為野生動物致害或者無法核定財產損失數額,且當事人不能提供有效證據的;
(七)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認定不予補償的其他情形。
在應急處置方面,該《辦法》還提出,在野生動物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下, 采取適當措施造成野生動物損害的,依照法律規定不承擔法律責任。對于正在危及公民生命安全的野生動物,有關部門、單位和個人可根據現場情況,采取包括擊斃在內的應急控制或緊急避險措施,并將處置情況及時上報當地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或當地鄉鎮、街道辦事處。
野生動物致人重傷,應先治療后結算
如何進行補償申請?根據該《辦法》,野生動物造成公民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符合補償范圍規定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或者代理人應當及時向發生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報備,并保護現場以備核查。如因天氣變化等原因致現場有無法保存原樣風險時,受害人或者代理人可以在現場核查人員到來前制作影像資料,作為致害事實證據隨申請材料一同提交審查核實。
造成人身傷害申請補償的,應當在搶救治療終結后60個工作日內,向損害發生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申請補償;造成財產損失申請補償的,當事人應當在得知財產損害發生后15個工作日內,向發生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提出。
值得注意的是,該《辦法》明確提出“先行救助”。野生動物致人重傷的,衛健主管部門應當協調相關醫療機構對受害人實施緊急醫療救助。相關醫療機構對受害人的救治采取先治療后結算方式,不得因治療費用問題拖延、推諉。因野生動物致受害人或其家庭成員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的,在政府作出正式補償決定前,受害人或其家庭成員可以依規向民政部門申請臨時救助。民政部門對符合條件的應予支持。
紅星新聞記者 林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