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改

  他是助農增收的“孺子牛”

  “我們畜牧人,就是為群眾服務的,就是要讓農民的豬兒牛兒長得肥肥的,這就是我們畜牧人的初心。”趙益元堅持以服務群眾為己任,把群眾當親人,把群眾事當自家事。

  脫貧攻堅期間,許多群眾緊跟全縣產業布局大力發展牛產業,可技術問題成了群眾的最大障礙。為了讓群眾盡快掌握“蜀宣花牛”的養殖技術,趙益元不怕苦不怕累、不計回報,從繁殖、育犢、飼料、防疫等一個個關鍵環節,一家家地手把手教方法、傳技術。

  宣漢縣峰城鎮西牛村村民費官建,初中畢業開始養牛,由于缺乏過硬的技術,養殖效益很低。趙益元得知后多次到費官建家中指導,從選址規劃到建設基地再到技術培訓全程參與。

  如今,費官建的養殖場達3000多平方米,存欄“蜀宣花牛”200多頭,年純收入50萬元以上。費官建逢人便說:“我的養殖場能有現在的規模效益,多虧了老趙,他就是我們的貼心人,我們離不開他!”

  為了更好地幫助群眾發展牛產業,趙益元利用空閑時間編寫了《宣漢奶牛生產技術》《牛的人工授精技術》《蜀宣花牛養殖技術手冊》等教材資料,并組織群眾開展技術培訓2000余場次。

  “吃水不忘挖井人、養牛不忘趙益元,益元的大恩大德我們一直牢記在心!”云蒙山70歲的李育財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老驥伏櫪

  他是鄉村振興的“老黃牛”

  2019年,已年過五旬,在農業戰線奮戰31年的趙益元從宣漢縣農業局黨組成員、總畜牧師的崗位上卸任。很多親友都勸他適當歇息一下,他卻說辛苦了大半輩子閑不下來,自覺肩負退位不褪色的責任和擔當,積極發揮余熱,全力推動鄉村振興。

  2020年春節前,趙益元受邀為位于全縣現代農業園區主戰場的大成鎮瓦窯村制定養殖場標準化生產方案,可沒來得及實施就遇上了新冠肺炎疫情。趙益元急在心中,努力克服困難學習網絡操作,堅持每天利用網絡視頻進行遠程指導,養殖場標準化生產得以順利推進,10多戶農戶收入得到保障,當年收入即達到200多萬元。

  今年初,君塘鎮明月社區等全縣多個養殖場的牛出現食欲不振、屢配不孕、腹瀉消瘦等現象。趙益元當即帶著技術團隊奔赴現場調查、蹲點分析癥狀、熬夜尋找辦法,最終解決了技術難題,避免經濟損失近百萬元。明月社區牛犇養殖場負責人黃孝軒感激萬分:“趙會長是我們的救命恩人啊!”

  卸任后,趙益元被選為宣漢縣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常務理事、農業農村局分會會長。他成立了蜀宣花牛技術工作室,免費為全縣農業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攻關解決全縣規模養殖場母牛繁殖率偏低等問題。他保持一貫的鉆勁和激情,精益求精、無私付出,有力推動宣漢肉牛園區2021年成功創建省四星級現代農業園區,宣漢也被成功納入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縣。

  當前,正值鄉村振興關鍵期,“三農”戰線的“老戰士”趙益元,雖已頭發花白,仍腳踏實地踐行“三牛”精神,把基層一線作為主戰場,起早貪黑發揮余熱。

  趙益元說:“我現在的想法是如何把宣漢的牛產業做大做強,真正成為持續性助農增收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