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羅軒 攝影報道
34年前的那個夏天,趙益元從大學畢業便選擇了自己熱愛的畜牧事業,也在心中播下了一顆夢想的種子——改良宣漢的牛品種并讓宣漢的牛走出大山。
34年后的今天,盡管已退居二線,他依然在畜牧事業上發揮著光和熱。雖然夢想已變成現實,但他又有了一個新的夢想——把宣漢的牛業做大做強。
34年間,盡管職位有所升遷,但他始終沒有離開自己熱愛的畜牧事業。他用34年時間,一路追夢,成了從大巴山里走出來的“牛教授”。
9月28日,封面新聞記者隨趙益元一起行駛在四川宣漢縣大成鎮的鄉村路上。哪里有牧場?哪個牧場養了多少頭牛?牧場有哪些困難需要解決?趙益元都如數家珍。
這背后是他幾十年如一日扎根大巴山深處,用自己的辛勤付出得來的,他也被干部群眾親切地稱為“牛教授”。34年來,趙益元參與了“蜀宣花牛”品種的成功培育,蠃得社會廣泛贊譽,先后獲得國家、省、市級榮譽20多項。今年8月,再被授予 “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
初生牛犢
他是奮勇爭先的“拓荒牛”
1988年,剛剛大學畢業的趙益元被分配到距離宣漢縣城50多公里、條件艱苦的云蒙山合作示范牧場工作。那時的牧場不通公路,沒有電,沒有自來水,吃的糧食都是靠人力肩挑背磨,晚上照明就靠昏暗的煤油燈。
“宣漢的本土黃牛品質好,但個體小,產奶量不高,能不能繁育出一種產肉多、產奶量又高的新牛品種呢?”22歲的趙益元剛到牧場,骨子里就滋生了一股“牛勁”。
為了把夢想變成現實,年輕的他在昏暗的煤油燈下,開始了長達30多年與牛為伴的潛心研究。他深入千家萬戶開展犢牛早期斷奶、種公牛培育等工作,對牛逐頭建檔立卡,定期測量記錄。
“因為常年與牛打交道,老趙身上總是臭烘烘的。”與趙益元并肩戰斗在云蒙山的小李記憶猶新,他身上的臭味洗都洗不掉,但對于急需依靠技術改變落后面貌的群眾來說,他卻是最受歡迎的人。
20多年的時間,他對6萬多個胎次產奶量進行測定和乳脂分析,對2萬多頭次牛不同生長發育時期的體尺體重和肉用性能進行測定。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反復的試驗創新,他最終決定以宣漢黃牛為母本,西門塔爾牛、荷斯坦牛為父本,通過雜交創新、橫交固定和4個世代的選育提高來改良牛品種。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2年,他終于培育出獨有的“蜀宣花牛” 新品種,并獲得國家新品種認定,成為新中國第六個、黃河以南第一個育成牛品種,填補了我國南方無培育牛品種的空白,是我國畜牧業史上的一項重大科技成果,宣漢縣也一舉成為四川省最大的優質牛源基地縣和主要的乳品生產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