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晚,四川綿陽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三場)新聞發布會召開,通報了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相關情況。

  綿陽市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可控

  會上,綿陽市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鐘培稱:疫情發生后,綿陽市迅速啟動應急響應,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省專家組的有力指導下,迅速精準研判劃定風險區域,快速流調、快速管控、快速核酸,集中全市優勢力量、資源,盡銳出戰,重兵合圍。

  截至10月2日24時,涪城“9·29”疫情共報告42例確診病例、8例無癥狀感染者。截至10月3日14時,已排查出密切接觸者1631人,其中市內1620人、市外11人;次密切接觸者4660人,其中市內4634人、市外26人,均已落實隔離管控措施。目前,綿陽市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可控,但后續在密接、次密接、高風險區等管控人員中檢出感染者的可能性仍較大。這需要我們采取堅決有力、果斷有效的措施,以快制快斬斷傳播鏈條、撲滅疫情燃點,進一步抓緊抓實抓細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等各項工作。為有效管控疫情傳播風險,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壓緊壓實工作責任。進一步做好流調溯源、隔離管控、核酸檢測、環境消殺等各項工作,全面排查密接和次密接、重點人員,科學劃定中高風險區域,強化臨時管控措施,力爭在最短時間內阻斷傳播鏈條,避免疫情擴散。疫情發生以來,按照“全員壓上、并行作戰”要求,組織專業力量9600余人,在主城區連續5天、其他縣(市)連續3天開展全員核酸篩查,共計采樣1579.6萬人次。統籌市區兩級公安、疾控等流調力量800余人,多線并行對發現的感染者開展“擴面延時”全鏈條流調溯源。

  二是強化臨時管控措施。全體居民原則居家,非必要不外出,不扎堆不聚集。嚴格小區(院落)門崗管理,非本社區(村)居民非必要不得進入。原則上每戶居民每3天可安排1人憑48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外出1次采買生活物資,外出時間控制在1小時內。有外出就醫和其他特殊需求的居民,經居住地社區(村)同意可以出入。

  三是堅持做好服務保障。組織動員小區內社區黨員干部、志愿服務者、“雙報到”黨員三支力量,開展輪班值守、核酸檢測、秩序維護、物資配送、環境清掃、特殊人群關愛等志愿服務活動。其中,“雙報到”黨員超過2.55萬名。全力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物資供應,協調組織各方力量最大限度滿足居民合理訴求,對行動不便的居民開展上門配送物資、診療及核酸檢測等服務。在“綿疫控”微信小程序開通“51288”服務報備窗口,在“綿陽發布”“綿陽觀察”“直播綿陽”等公布臨時管控期間困難群眾、獨居(空巢)留守老人和特殊困難兒童等群體救助服務熱線。

  當前疫情防控已經進入關鍵階段,越是緊要時刻,越不能僥幸松懈厭戰。為鞏固前期防疫成果,盡早實現社會面清零目標,根據疫情形勢和防控需要,3日凌晨,發布《綿陽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關于繼續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決定繼續對城區部分區域實施臨時管控。全體居民原則居家,非必要不外出,有序參加核酸檢測,做好個人防護。小區(院落)嚴格門崗管理。公交車、出租車不停運,相關車輛憑通行證通行。

  基因測序判定毒株為奧密克戎變異株BA.2.76

  綿陽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文獻英稱:基因測序結果顯示,引起涪城“9·29”疫情的病毒毒株為奧密克戎變異株BA.2.76,與已知省內發現的毒株存在差異,與西藏疫情毒株高度同源(存在1個突變位點),溯源工作正在加緊進行。結合全國各地疫情情況,BA.2.76變異株是目前傳染性最強、傳播速度最快的毒株,該毒株傳播更加復雜而隱匿,被傳染后1-2天就發病,2天不到即可傳播一代。經研判,推測毒株引入時間在9月23日至25日左右。

  針對記者朋友提出“網絡傳言本輪疫情由確診病例1父母從省內涉疫地區攜帶傳入是否屬實”的問題,這個說法是不屬實的,流調溯源顯示,確診病例1的父母近期未曾到過省內涉疫地區,且多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從目前來看,本輪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活動軌跡涉及多個點位,波及學校、托管班、城鄉結合部居民區等重點場所,后續在密接、次密接、高風險區等管控人員中檢出感染者的可能性仍較大。請廣大市民朋友,做好每日健康監測,關注自身是否存在發熱、干咳、乏力、咳痰、咽痛等癥狀,如有異常立即報告。核酸檢測服從安排,分時段出門采樣,全程規范佩戴口罩,保持一米以上安全距離。不在區域范圍內任何場所聚集。適度運動、堅持規律飲食、睡眠等,保持樂觀心理,如需心理疏導可撥打綿陽市24小時公益心理援助熱線電話0816-2424666、0816-2268885。

  現有22個高風險區、1個中風險區

  會上,綿陽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趙顯福表示,疫情發生以后,封控管控工作第一時間啟動,并根據疫情發展不斷調整封控管控措施。截至10月3日19時,綿陽市有22個高風險區和1個中風險區實行封控管理,主城區部分區域實施臨時管控措施。

  一是堅持“管住人”和“管住車”相結合。實行分級分類管控。立足“管住人”,對高風險區域全部實行硬隔離,所有人員一律“足不出戶、服務上門”;對中風險區域采取“足不出區、錯峰取物”。立足“管住車”,最大限度減少城區內街面車輛流動,要求市民非必要不出行,確保社會面嚴格管控又運行有序。

  二是堅持嚴封控與保民生相結合。對于中高風險區域及重點管控區域,我們以封嚴、管住為目標,以保障民生為底線,堅決防止因車輛、人員外出造成的風險外溢,堅決確保人民群眾生活得到保障。針對保供人員出入小區、外賣人員跨區域送餐,急危重癥和特殊人群外出就醫等問題,我們立足防范疫情與服務民生并重,嚴格封控與人性化管理并舉,加大各工作組間協調聯動,既保持封控力度不減,又做到管控溫度不失。

  三是堅持防控疫情與防范風險相結合。在封控管控期間,始終將確保社會大局穩定作為重要工作內容,持續加強防疫政策宣傳解答,做好對居家人員,特別是中高風險區域居家人員的情緒引導和心理疏導工作,密切關注、重點排查、著力化解涉疫各類矛盾糾紛隱患,堅決防止涉疫重大矛盾糾紛風險隱患發生。

  應急保供車輛憑證通行

  綿陽市交通運輸局局長譚譜稱,疫情發生后,第一時間通過新聞媒體發布服務提示,公布服務熱線電話,市、區聯動加大物流保通保暢和運輸服務保障力度,累計調用應急運輸車輛2824輛次。目前,綿陽市運力儲備充足,交通管控和應急運輸保障各項工作有力有序開展。

  一、對來(返)綿人員,由屬地負責繼續嚴格執行“入川即檢”“入綿即報”防疫政策,落實首站責任制,守好入綿“關口”。

  二、對離綿人員,堅持非必要不離綿,確需離綿的由屬地負責查驗24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提醒其向目的地報備。

  三、減少主城區與其他縣(市)人員車輛流動。減少非必要人員車輛流動(保民生、保供應、保生產的除外)。確需流動的,由屬地負責查驗24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

  四、減少臨時管控區內人員車輛流動。救護、消防、公安、郵政快遞、搶險救援等執行緊急任務車輛,以及公交、巡游出租等公共交通運輸車輛可以通行,從事保供應、保民生、保防疫、應急運輸的相關車輛憑通行證通行,其他車輛禁止上路通行。公安交警部門加大路面查驗力度。

  五、保障基本公共出行。根據需要,調整公交運營頻次,開行閉環通勤公交專線,保障重點企業生產運行;開行公交醫務專線、出租車雷鋒車隊,保障醫務人員、非急診就醫患者、出院人員和其他特殊人群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含巡游出租車)須持48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

  六、強化物流保通保暢。在嚴格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時保障貨物運輸,對貨運車輛分類精準實施“即采即走即追”加閉環管理,嚴格落實《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制度,不得隨意限制貨車通行。

  紅星新聞記者 湯小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