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救現場
當地居民的手機鏡頭,記錄了這驚心動魄的時刻:濕潤的地面上,高敏跪在病員右側,予以胸外心臟按壓;張存宇蹲在地上,用清理病員口腔異物等方法,幫助其保持呼吸道通暢。復蘇約2分鐘后,該名病員頸動脈搏動恢復,意識恢復,面色由青紫轉為紅潤,情況轉危為安。
在搶救過程中,社區工作人員也在兩位護士的指導下撥打了120。待120救護車到達接走病員進行進一步檢查,兩位護士進行簡明交接后,又繼續投入到了核酸采集工作中。
攜手抗疫,社會充滿溫暖和正能量
據了解,9月30日4時,高敏、張存宇和同事們接到赴綿陽支援的通知。當晚,他們就抵達了綿陽市,支援的目的地是安州區雎水鎮。
從9月30日到10月9日,他們已連續戰疫9天。每天凌晨4時就要起床,匆匆吃過早飯,在6點前抵達雎水鎮。他們會在一些社區、村委會為居民們做混檢,也會上門為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服務。
最近常常下雨,走在田間地頭,他們得特別小心,泥濘的路上,穿著防護服特別容易打滑摔倒。為特殊人群服務,更要細心再細心。“他們大多數是老人,患有慢性病,行動不便、溝通困難。”高敏說,為此醫護們需要更人性化的溝通,反復演示,教他們怎么張口、安撫他們不要害怕。
10月2日凌晨救人之后,當地居民把高敏和張存宇的義舉記在了心里。近日,她們收到當地鎮黨委送來的錦旗,上面寫著:“危急時刻顯擔當,攜手抗疫見真情。”高敏和張存宇表示:“當時除了我們,還有其他人在竭盡所能地給予幫助。大家素未謀面,但在危急時刻的想法是一樣的。真的能感受到,社會充滿溫暖和正能量。”

▲高敏和張存宇收到當地鎮黨委送來的錦旗
救人后,高敏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在晨曦中,我和小宇繼續投入到緊張的核酸采集工作中,期待患者早日康復,期待疫情早日結束,迎接更美好的生活。”
紅星新聞記者 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