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良種施良法:讓良田有更高的產出

  10月11日,兩臺秸稈粉碎還田機在田間勻速行駛,田里的稻茬和秸稈被機器“吃”進“肚”里,隨后,秸稈被粉碎均勻拋撒進稻田,經過翻耕和土壤混合。

  “秸稈全量還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培肥地力。”南部縣農業農村局農技推廣服務中心主任鄭元勛介紹,長期撂荒的耕地,土壤板結地力差,高標準農田建設中還要推廣增施有機肥、秸稈還田等技術,培肥地力、改良土壤。

  “我們特意給土壤補充了很多微生物。”鄭元勛蹲在農田邊,一邊翻看土壤一邊介紹,機器耕地時,每畝會施用1噸以上的生物有機肥,這些有機肥跟普通有機肥可不一樣,其中含有特定功能微生物,能讓土壤變得疏松,促進土壤團粒結構形成,團粒之間空隙較大,利于保水保肥。地力培肥后,每畝還能減施化肥15公斤—20公斤。

  土壤改良是一個長期持續性的過程,“盡管前期投入較大,但能推進農業向綠色生態方向發展。”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與農藥肥料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省大力推進糧油綠色高質高效行動,通過建設示范縣、示范基地,推廣糞肥還田、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等有機肥替代化肥技術,并給予配套資金支持,實現化肥減量增效。

  有了良田,還要用良種施良法,才能持續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今年油房灣村種植的‘千優531’‘宜香優2115’,都是近年稻香杯評選出的優質米品種。”鄭元勛說,這些水稻品種不僅產量高,而且抗性強、米質優。

  在栽培技術方面,今年當地大力推廣水稻高產栽培、精準施肥、綠色綜合防控和機械化耕種收等技術指導和試驗。“過去散戶種水稻,每畝秧苗在八九千株,秧苗密度不夠,沒有充分利用光能。”鄭元勛說,今年全縣大力推廣水稻合理密植技術,每畝秧苗株數控制在11000—12000株,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從而提高單位面積產出。

  后期肥水管理也要跟上。今年夏季出現持續高溫干旱天氣后,當地立即成立了助農服務隊,全力抗旱保苗。“經過協調,今年上游的升鐘水庫提前放水,再加上高標準農田建設后,渠系配套,今年農田灌溉用水有了保障。”謝小春說,盡管遭遇了幾十年一遇的大旱,但今年糧食沒有減產。

  好政策聚良農:解決了“誰來種地”難題

  “有了良田好地,還要解決‘誰來種地’的難題。”南部縣農業農村局局長何會介紹,隨著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為現代農業的生力軍,也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骨干力量。

  今年3月,南部縣農業農村局掛出招引業主的公告,很快就吸引了3個業主聯合承包土地5000余畝。南部縣滿囤種養殖農民專合社負責人毛丹就是其中之一。過去她一直在南部縣承包土地種植柑橘,但國家對糧食安全的重視,讓她決定改種糧食。“現在政策好,我們種糧有信心。”毛丹說,盡管糧食的畝產值不如經濟作物,但只要提升機械化水平,降低種植成本,就能發揮規模效益。

  在油房灣村,毛丹承包了1800畝高標準農田,700余畝水田全部種植水稻,1090畝坡改地種植玉米大豆等旱地作物。經過調型改造后的農田,土地連片,水稻生產可實現機耕、機播、機管、機收的全程機械化,每畝成本可降至900元,比過去低200元左右。

  今年5月,700余畝水田全部插上秧苗,裝載著藥肥的植保無人機飛入田間,1個小時可作業30畝農田,效率是人工的50倍以上。8月底,改田后的第一季水稻迎來豐收。“地好種了,收成也增加了不少。”毛丹說,同一塊田,今年畝產達600公斤,比改造前每畝增產100公斤左右。

  秋糧豐收,新一季的糧食生產已在謀劃當中。剛剛收割完的稻田又繁忙起來,10月中下旬就將用無人機播種油菜。眼下,十余臺挖掘機已開進農田,在田邊挖出一條條排水溝。“種植油菜需要提高農田的排水功能,現在正在開邊溝。”毛丹介紹。

  剛剛收完玉米大豆的1090畝坡改地上,馬上也要播下小麥種子。“現在地型好,丘陵旱地小麥可采取全程機械化輕簡高效栽培技術,畝產可達400公斤左右,產量比過去高,還省工省勞。”毛丹說,通過實施“麥-玉(豆)”兩熟模式,即種植一季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再種植一季小麥,土地產出更高。

  “現在不僅解決了村里土地撂荒問題,土地產出也越來越高。”謝小春說,預計今年全村糧食可增產100噸以上。村集體也嘗到了甜頭,村里已與業主約定,未來每畝農田將收取20元的管理費,用于協助農田管理,這筆費用將計入村集體經濟收入,村民除了土地租金,還能參與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