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王眉靈 攝影報道

  10月30日,跨既有隆黃鐵路的重慶至昆明高速鐵路(以下簡稱“渝昆高鐵”)寒坡嶺特大橋成功轉體對接,這是渝昆高鐵四川境內唯一一座轉體橋。實施轉體施工的橋梁段重約5000噸,如此龐然大物在空中如何華麗轉身,并實現精準對接?

  寒坡嶺特大橋成功轉體后,一輛火車通過。唐毅攝

  以墩為“軸”旋轉,轉體梁段下有個“磨盤”

  早上7點,位于瀘州市龍馬潭區的寒坡嶺特大橋轉體施工現場已經忙碌起來。四川在線記者在現場看到,轉體梁段是一片已經預制完成的混凝土雙線連續梁,與78號橋墩形成了一個“T”字形。

  橋墩緊鄰地方道路倉隆街和既有隆黃鐵路。指著對岸已經澆筑完成的一段主橋,中鐵十二局渝昆高鐵川渝段站前三標二分部項目技術負責人徐起說:“公路和鐵路的車流量都大,極為繁忙,橋梁轉體后,可直接跨過公路和鐵路,與主橋實現對接,形成一個整體。”

  寒坡嶺特大橋轉體施工前。唐毅 攝

  轉體梁段高13.5米,長94米,寬12.6米,重約5000噸。這樣一個“巨無霸”,怎么轉起來?玄機,在橋墩里面。

  步入橋墩所在的基坑,只見橋墩與承臺相連的部分有半人高的縫隙,幾個鋼結構的撐腳支撐著上部墩體,在內部則有個巨大的、可以活動的球鉸。“轉體施工就以這個球鉸為支撐。”徐起說,球鉸是上下結構的,整體裝置類似于一個磨盤,下部承臺固定,上部橋墩在外力作用下,平行轉動。

  轉體梁段在轉體作業中。王眉靈攝

  幾千噸的橋梁,如何拉動?托著墩身的轉盤上盤著拳頭粗的鋼絞線,鋼絞線一端鑲嵌在墩身里,另一端則拉出,連接智能連續千斤頂液壓系統。上午8點,隨著一聲令下,轉體作業開始,位于基坑對角線的兩個液壓設備開始發力,拉動著橋墩慢慢轉動。隨著橋梁的轉動,接入液壓設備的鋼絞線越來越長,施工人員守在現場,當鋼絞線足夠長的時候,馬上進行切割。

  轉體作業中,施工人員切割鋼絞線。王眉靈攝

  “T”字形的墩身橋梁整體轉動時,橋墩為“軸”,梁體位于其上,宛如一個蹺蹺板。“如果兩端重量不一致,則有傾倒的風險。”徐起介紹,為此,施工人員提前對兩端梁板進行了“稱重”,在輕的那端加上了混凝土塊,使得重量一致。

  轉體作業完成后,車輛陸續經過。王眉靈攝

  全程精密監控,“北斗”導航幫助精準對接

  “巨無霸”轉體的背后,全是精細活兒。

  轉體作業過程中,基坑一角,技術員孫文杰守著激光儀,緊盯著前方的刻度。刻度標記在托著墩身的轉盤上,從激光儀射出的一道豎狀綠光,映照在刻度上。激光儀位置不變,隨著梁段的轉動,綠光映照的刻度不斷發生變化,他通過對講機及時報告:“注意,35度了。”“注意,40度了。”“注意,45度了。”

  技術人員密切監控刻度。王眉靈攝

  “我們前期測算,要實現與主橋的精準對接,梁體旋轉大約57.5度。”孫文杰告訴四川在線記者,刻度是提前計算好并標記的,兩道刻度,紅色代表梁體轉動的弧度,藍色代表梁體轉動的角度。因為梁段只能單向旋轉,為確保精確度,技術人員實時觀測轉體系統受力狀態,根據轉盤上的刻度、編號,控制轉體速度和對位情況。9點多鐘,當轉體角度接近57.5度時,速度慢了下來,梁段以肉眼難以辨識的“龜速”轉動。

  在橋面上,也有一組技術人員,他們的操作,是實現精準對接的關鍵。當轉體作業開始時,對岸要實現對接的主橋上,技術人員使用全站儀,密切監控著轉體梁段上的一個定位標識。“這個標識達到指定坐標,就代表著精準對接。”徐起介紹,這個定位坐標,不僅有經度,還有緯度,這意味著,對于橋梁來說,不但要實現橫向平面的對接,也要實現縱向高度的對接,監控設備借助“北斗”導航來實現了精準定位。

  技術人員借助北斗導航精準定位。唐毅攝

  9點38分,經過98分鐘的空中轉體作業,轉體梁段實現了精準對接。“成功了!”現場爆發出陣陣歡呼聲。

  沒多久,為確保施工安全而暫時封控的路段“解封”,貨車、小車、火車陸續通過。“原本給了4小時的‘天窗’作業時間。”徐起高興地說,“不到兩個小時,我們就完成了轉體。”

  施工人員記錄轉體時刻。唐毅攝

  (部分視頻素材由中鐵十二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