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
劉坤梅 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
張海濤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
王彧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針灸學博士
趙磊 遂寧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
張龍赫 四川在線記者 魏馮
今年10月29日是第17個世界卒中日。腦卒中俗稱“中風”,是由于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而引起腦組織損傷的急性腦血管疾病,具有發病率高、復發率高、致殘率高和死亡率高及經濟負擔高“五高”特點。主要包括缺血性腦卒中(“腦梗死”)和出血性腦卒中(“腦出血”)兩類。
據《2021年四川省人群健康狀況及重點疾病報告》顯示,腦血管病位列四川單病種死因順位首位,而“中風”是最常見的腦血管病,意味著“中風”已成四川居民生命健康的“頭號殺手”。
10月26日至29日,四川在線記者邀請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劉坤梅等4名專家解答關于“中風”的系列問題。
遂寧市中心醫院腦血管病科醫護人員正在照顧“中風”患者。遂寧市中心醫院供圖。
談現狀
“中風”患者呈“年輕化”和“高齡化”趨勢
多名神經內科專家表示,從收治病人情況分析,近年“中風”患病人群年齡段有向兩端擴大的趨勢——
一是“中風”高齡患者變多。張海濤注意到,80歲以上的高齡患者占比越來越大,這一變化與社會老齡化程度加深、人均預期壽命變長、全社會的慢性病防控與治療水平變高等綜合因素有關。
另一個是年輕“中風”患者變多。張海濤發現,近年來門診就醫“中風”患者,40歲到50多歲人群占比逐漸增加,他還遇過30多歲的“中風”患者。“相對來說,中青年群體患‘腦出血’的情況偏多一些。”劉坤梅說,相較于“腦梗死”,“腦出血”來得更加兇猛,部分嚴重“腦出血”患者即使及時搶救治療,保住生命,也可能留下癱瘓、語言障礙、癡呆等后遺癥。
談到“中風”的高危人群,多名神經內科專家分析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患有三高(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心臟病、動脈粥樣硬化等基礎性疾病的老年人;二是有經常抽煙、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和精神壓力大的群體。張海濤補充道,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睡眠障礙患者,也是患“中風”的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