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何方迪
日前,封面新聞記者從四川省教育廳獲悉,為持續做好“雙減”工作,做細做實校外培訓全流程監管,截至目前,四川省校外培訓機構信息管理平臺已上線機構7964家,上架各類課程2.99萬門,錄入培訓教員2.94萬人,監管資金3.14億元,其中通過平臺售課金額達1.01億元,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培訓機構已全部納入管理平臺監管。
“互聯網+監管”多部門聯動
通過“互聯網+監管”的方式,對校外培訓開展常態化、精準化、智能化監管,為校外培訓機構及學生家長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購課、消課及資金監管等服務。先后4次召開全省“雙減”工作視頻會,專題研究部署培訓機構全流程監管工作,要求提高政治站位,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推進全流程監管。發揮省級“雙減”工作專門協調機制作用,明確相關部門職責和任務,加強協調配合,實現共管共治。
會同民政廳、科技廳、文化和旅游廳、省市場監管局、省體育局出臺《四川省教育廳等六部門關于加快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上線審核工作的通知》,會同民政廳、省市場監管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四川省校外培訓機構信息管理平臺”應用工作的通知》等配套文件,為實現全流程監管提供了制度保證。
做好服務指導 落實督查督辦
建立省市縣三級聯動機制,落實專人負責平臺管理,協同平臺技術人員,及時回復指導技術問題,及時審核機構提交的材料,做到問題不過“時”、審核不過“夜”。召開全省平臺應用視頻培訓會,有效提升機構入駐平臺的實際業務能力。廣安市召開全流程監管政策宣講和系統填報培訓會,指導培訓機構完善平臺信息,與監管銀行、行業主管部門簽訂資金監管協議。
抽調教育、銀行等部門人員成立服務團隊,實施“下沉式”指導服務,面對面指導進度緩慢的培訓機構開通支付渠道、熟悉平臺操作。眉山市落實包片責任制,對培訓機構開展網絡巡查和現場督查,發現開通支付渠道和課程上架緩慢,或未通過平臺售課等問題,及時反饋匯總信息,共同研究解決。
建立定期調度督辦制度,每兩天通報各地平臺應用指標,形成上下貫通、一體推進的工作態勢。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印發《四川省2022年“雙減”督導工作方案》,將平臺應用工作納入省政府督查清單,作為市(州)履行教育職責評價的重要內容,并印發3期《關于全省“雙減”工作進展情況的通報》,通報校外培訓機構資質審核、全額監管賬戶開通、開通線上支付渠道、平臺上架課程、售賣課程等主要指標排名靠后的市(州),進一步壓實屬地責任。
加強宣傳引導 防范風險隱患
運用報紙、電視、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對“雙減”工作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宣傳報道,合理引導社會、家長、培訓機構積極支持全流程監管。發布《關于防范校外培訓風險致家長的公開信》,提醒學生家長提高防范意識、利用管理平臺家長端“彩虹鑰匙”選擇正規機構,抵制隱形變異培訓,采用合法方式維權。要求所有培訓機構在醒目位置張貼“四川省校外培訓機構信息管理平臺”家長端“彩虹鑰匙”操作流程,以保障家長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綿陽市向全市54.86萬余名家長廣泛宣傳“用好省平臺,護好‘錢袋子’”,引導家長自覺簽訂“若有培訓需求,必用省平臺”的《承諾書》。南充市定期隨訪家長和在培學生,了解培訓機構課程開設、培訓質量、費用收取等情況。
公安、教育、信訪等多部門協同,建立省市(州)應急處突協同機制,提高風險監測防范能力,全面摸排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先后排查可能“爆雷”(破產倒閉)“冒煙”(有輿情風險)的機構1000多家次,全省“爆雷”“冒煙”風險實現動態清零。資陽市暢通群眾投訴舉報渠道,受理舉報投訴300余起,對退費糾紛、違規辦學、違規宣傳等問題進行回復處理,確保違規行為得到整治。內江市針對校外培訓消課、退費、人員安置等突發事件,進行分級分類預警響應、建賬管理,確保疏導堵點、化解燃點、防范風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