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年老宅出過武魁、進士
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位于西昌川興鎮的高山堡,是西昌保存比較完好的古村莊之一。作為安寧河谷典型的明代屯堡文化遺存,高山堡的人文格局極其特殊。
高山堡九姓人家“蘇巫陳,尹周羅,傅伍鄭”始祖原籍多為江南福州府或蘇州府,在明朝初年“廣疆域”、開發滇蜀政策背景下,他們從軍來到建昌,即今日的西昌。
600多年間,九姓人家結成異姓宗盟聚族而居。截至2021年,九姓人家總人口已有數百戶共1400多人。堡里原有建筑多為明清風格的木架構土坯小青瓦房屋,房屋密集自成四合院落,原有32個天井,坐落在堡子中央葫蘆形臺地上。
家喻戶曉的“進士宅第”陳家大院也坐落于此。據史料記載,陳家大院建于清朝乾隆時期,是西昌川興鎮高山堡古村里顯赫的“名門望族”、“進士第宅”。一門兩院,文武雙全,東院“將軍第”,西院“進士第”,為清代武魁陳其綱及其弟——進士陳其紀的宅邸。

紅星新聞記者采訪了解到,陳家大院主體結構在清乾隆晚期建成,內檐裝修完成于清嘉慶早期,前后歷時約十年,是一處有230余年歷史的川西南古建民居,在2000年被列為西昌市文物保護單位。大院建成以來,陳家后人一直在居住,是西昌規模最大的傳統院落式民居。
“在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陳家后代曾搬出,陳家大院被當作公共食堂和養老院用。”陳氏后人陳德康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后來因為許多歷史原因,陳家大院部分建筑或垮塌或被拆除,最終保留下來一部分。 “我們一直盡力保護著大院,但由于經濟能力有限,無力將陳家大院完整修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