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四川川東的G42滬蓉高速南(充)廣(安)、廣(安)鄰(水)段全長106公里。這段高速橋隧比高,常年車流量大,全路段有234個視頻監控探頭、84個隧道監測點、66個匝道監控點……11月14日,紅星新聞記者從轄區的四川高速五支隊五大隊了解到,他們借助這些監控攝像頭,通過AI技術,對該路段的交通擁堵、交通事故、交通違法等突發事件,進行自動監測、自動分析、自動預警,實現交通警情預警“秒級響應”。
11月9日下午,滬蓉高速廣鄰段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現代越野車追尾前方一輛白色啟辰轎車,兩車停在車道上……幾秒鐘后,四川高速五支隊五大隊的智慧監控系統便自動彈出此次交通事故的預警窗口,發出預警信息。值班民警立即通過扁平化指揮系統、數據化警力分布圖,點對點指令就近的高速交警、路政隊員趕赴現場處置,并通過大數據系統查詢聯系上兩車的車主,指導他們打開雙閃燈、擺放警示牌等。接到指令的附近高速交警、路政工作人員相繼趕到事故現場處置,從發生事故到現場處置完畢,前后不到10分鐘……
據四川高速五支隊五大隊相關負責人介紹,轄區G42滬蓉高速南廣、廣鄰段全長106公里,轄區為丘陵地區,橋隧比高、車流量大。今年以來,大隊依托高速公路監控系統、路營公司監控系統,以轄區高速公路234個視頻監控探頭、84個隧道監測點、66個匝道監控點等搭建高速公路智慧指揮體系。通過AI技術,對交通擁堵、交通事故、交通違法等突發事件,進行自動監測、自動分析、自動預警,實現交通警情預警“秒級響應”,提升接處警效率。
上述負責人介紹,為保證1分鐘出警,大隊將這106公里路段以20-30公里為一個單元劃分為4個警務段,每個警務段以2名民警+1名或多名輔警組成最小單元,根據不同警情在危險點位設置固定崗,屯警路面,在普通路面設置巡邏崗,巡控路面,并依托勤務車輛GPS系統,實現警力數字化調配。一旦發生警情,指揮中心立即指令最近的處突力量馬上到達。

據悉,今年以來,上述高速路段事故總量同比下降52%,重點違法行為查處量、處警速度,同比分別上升54%、200%。
楊佳 紅星新聞記者 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