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印者為誰?
考古人員拿出之前在江口發現的“蜀世子寶金印”與之對比。他們發現,兩枚金印竟然大小幾乎一模一樣,尤其“子寶”二字幾乎如同一模子刻鑄。考古人員認為,這枚新發現的金印殘缺部分應該是“世”字,這枚金印,是“榮世子寶”。
榮王,是明王朝分封的另一位藩王,就藩湖南常德。這枚世子印,應該是朝廷頒給榮王嫡長子之物。它千里迢迢出現在了四川,再次佐證了張獻忠當年行軍打仗的路線:當年,張獻忠起義軍曾幾乎占領湖南全省,明朝藩王富戶自然是其搶掠對象。這枚金印,應該就是張獻忠當時的戰利品。至于金印為何會碎成幾塊,劉志巖表示,這枚金印顯然不是因為江水沖刷而碎裂,“從裂痕來看,應該是以某種銳器強行分開。可能是代表起義軍對明朝政權的摧毀,也可能是張獻忠單純想把它打碎以便分賞給部下。”
盡管金印缺失了四分之一,但它包含的眾多信息仍令考古人員興奮不已,“以前我們發現的‘蜀世子寶’沒找到完整的印鈕,通過新發現的‘榮世子寶’,我們可以復原‘蜀世子寶’的完整形狀。”劉志巖表示,第一代榮王的年代比第一代蜀王的年代要晚,這枚世子寶的含金量也比蜀世子寶要低,從側面可以看出明朝經濟可能正在下滑,以致金印的純度不及明代早時期。”
“永昌督理之印”銀印現身 “永昌大元帥”印真偽明確了
此次發掘出水的文物中,一枚“永昌督理之印”銀印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這是因為這枚銀印,成為解開張獻忠“永昌大元帥”金印真偽以及“永昌”二字含義的鑰匙。
2013年,江口當地村民在江水中撈起了一坨金子,這便是“永昌大元帥”金印。金印鈕部是一頭威風凜凜的老虎,底刻“癸未年仲冬吉日造”“永昌大元帥印”等字樣。這枚金印此后被賣給了文物販子,后被警方成功追回。然而,一枚并非正規出土的金印,是文物販子偽造還是史上真有其印?如果金印為真,又為何人所有?長期以來,學術界莫衷一是。
在銀印出水以后,考古人員同樣將它與“永昌大元帥”金印進行了對比。驚喜出現了——兩枚印同樣使用了九疊篆文,鑄印的時間也一致,都是癸未年仲冬(崇禎十六年冬月)“這就說明那年的冬天,有人鑄造了不止一枚帶‘永昌’二字的印。”劉志巖說。
那么,誰會刻一批這樣的印章呢?
考古人員發現,明末癸未年是1643年,這一年,張獻忠已經稱了大西王,冬天在湖南湖北征戰,但遭到了一定挫敗;此時,李自成已占領西安,正要前往北京推翻明王朝。“李自成要到北京,必然要求得張獻忠的支持,否則可能就會腹背受敵。”劉志巖表示,“在這個重要時間節點,他們兩人很有可能達成了某種協議。這批印章,應該就是李自成給張獻忠的一種承諾,承諾張獻忠為大元帥,他的部下則可各封‘督理’等職務。”事實上,李自成在兩個月后的1644年正月,便在西安建國,年號恰是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