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江蕓涵  劉春華

  四川在線記者12月6日從省政府網站獲悉,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我省將從提升能力、優化環境、加強服務平臺建設、落實財稅扶持政策、加強金融政策支持、促進成果轉化、辦好四川省 “互聯網+”大賽、加強工作保障機制建設等八個方面,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

  提升雙創能力,優化雙創環境

  《意見》提出,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深度融合的課程體系建設。加強優秀創新創業導師和培訓師資人才庫建設與管理,支持建設一批省級創新創業導師培訓基地,每年培訓創新創業導師不少于200人。實施創業培訓專項計劃,開展創業指導進校園活動,各高校每年至少舉辦一次。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離校5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以及非畢業年度全日制在校大學生參加創業培訓的,對符合條件的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

  在降低大學生創新創業門檻方面,將推動全省“互聯網+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建設,實施大學生創業一站式登記服務。鼓勵各類孵化器面向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開放免費空間,政府投資的孵化器等創業載體安排30%左右的場地免費提供給高校畢業生,免費開放情況納入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考核評價。

  為進一步便利服務大學生創新創業,我省將完善四川省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管理辦法,積極推進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大型科研儀器及科技創新資源數據庫向社會開放,重點向大學生傾斜,提供定制化、專業化技術創新服務。同時,嚴格落實大學生創業補貼、創業培訓補貼、創業吸納就業獎勵等創業幫扶政策,探索建立大學生創業風險救助機制。

  建設服務平臺,落實扶持政策

  根據《意見》,我省將加強高校創新創業專職機構建設,“十四五”期間支持建設省級創新創業學院15個、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15個。加強校企合作,結合學校學科專業特色優勢,“十四五”期間支持建設500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深入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每年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省級項目不少于5000個、國家級項目不少于1500個。

  在加大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支持力度方面,我省將支持建設一批具有示范和帶動效應的創業孵化基地,服務大學生創業,對成功認定的省級創業孵化基地按90萬元標準給予一次性補助。

  《意見》明確,增進辦稅便利、優化納稅服務,落實落細現行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免所得稅、大學科技園免稅等稅收政策。自2022年1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對高校畢業生在畢業年度內從事個體經營且符合規定條件的,在3年內按每戶每年144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個人所得稅。

  為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政策,我省將高校畢業生申請創業擔保貸款額度提高至20萬元,對高校畢業生設立的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申請創業擔保貸款額度提高至300萬元;降低貸款利率;降低擔保要求,對10萬元及以下的高校畢業生個人創業擔保貸款,以及全國創業孵化示范基地或信用社區(鄉村)推薦的創業項目,獲得設區的市級以上榮譽稱號的創業大學生,免除反擔保要求。

  促進成果轉化,搭建大賽平臺

  《意見》提出,鼓勵企業與高校院所深化產學研合作,組織實施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項目,支持產學研聯合轉化大學生創新創業科技成果。設立大學生創新行業成果轉化服務機構,做好大學生創新項目知識產權確權、保護等服務工作。建設一批面向大學生的科技成果轉化精品課程和培訓項目。

  推進高校和科研院所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前非資產化管理試點改革,開展知名高校研究生國企實踐行動,扶持師生共創項目。對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涌現的優秀創新創業項目,加強跟蹤支持。對獲得國家級創新創業大賽金、銀、銅獎(或前三名相當獎項)并在川落地發展6個月以上(含6個月)的創業項目,有條件的地方可給予最高30萬元的創業項目落地補貼。

  此外,我省要繼續辦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研究出臺有關獎勵政策。健全四川省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與各類創新創業大賽的聯動機制,建立四川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網,常態化舉辦線上線下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需求與投融資對接會,建立跟蹤幫扶創業學生和項目的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