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魏馮 李丹

  臨近元旦,返鄉人員逐漸增多,省外返鄉有什么要求?社區服務有何變化?如何保障市民“菜籃子”供給安全、價穩質優?家里有人感染,“一老一小”怎么辦?

  近日,四川省民政廳、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四川省疾控中心就網友關心的一系列問題作出解答,提到從即日起,省外返鄉人員不需要報備,同時取消“入川即檢”;提醒大家返鄉途中做好個人防護,規范佩戴口罩;返鄉后,加強自我健康管理,做好自我健康監測。

  @特殊群體

  如有人感染,建議患者在外隔離或老人孩子安置到其他地方居住

  問:家里有人感染,”一老一小“怎么辦?

  答:如家有老人、小孩或基礎疾病較重的人,要注意保護。患者可前往方艙或找其他居住地隔離,或把老人、孩子安置到其他地方居住。如患者只能和家人共同居住,需要找一個單獨、通風的房間,盡量減少和家人接觸。必須接觸時,雙方都要提前規范佩戴口罩。家里需要經常通風、適當消毒,尤其是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地方,要及時用84消毒液或酒精擦拭,避免其他人接觸到。

  患者應單獨就餐,不和其他家人共用餐具、洗漱用具等生活用品,對患者使用的餐具通過煮沸等方式進行消毒處理。

  患者應盡量使用單獨衛生間,如無單獨衛生間,則輪流使用,在患者使用后要及時對門把手、沖水按鈕等相關部位進行消毒。

  問:三歲以下嬰幼兒如何做好防護?

  答:嬰幼兒的看護人員及同住人員應全程接種疫苗,照護人要注意個人衛生習慣,做好日常健康監測,保持手衛生,不要對著孩子打噴嚏、咳嗽等。看護人或同住人員出現發熱、干咳、咽痛等癥狀時,應盡量避免與孩子直接接觸。

  嬰幼兒日常生活用品要單獨使用,房間保持整潔,適時開門窗通風,避免長時間停留在空調房內。培養孩子養成勤洗手、不亂摸、不吃手、不挖鼻孔、不揉眼等良好的衛生習慣,引導孩子多活動,安排好孩子的作息時間,平衡孩子的營養膳食。

  嬰幼兒家長、嬰幼兒患有呼吸道疾病期間,盡量減少外出,如需外出,減少聚集,盡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和密閉空間,外出期間避免讓孩子觸摸公用物體表面,觸摸后需及時洗手,回家后也要及時洗手。

  問:外賣員和快遞小哥該如何做好防護?

  答:1。上崗前檢查防護用品是否備好;

  2。取餐送餐過程中,佩戴口罩、手套;弄濕或弄臟后,及時更換;

  3。配送過程中減少直接用手接觸樓梯扶手、電梯按鈕、門把手等;

  4。簽收時減少直接接觸;

  5。交談至少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離;

  6。上崗后若出現疑似癥狀應主動報告并及時就醫。

  @居家隔離人群

  自測抗原陰性且連續兩次核酸檢測Ct值≥35可結束居家治療

  問:居家期間,出現什么癥狀需要去醫院就診?

  答:青壯年一般高燒階段不超過3天,到第4、5天會明顯好轉。如到第4、5天仍高燒,且沒有緩解趨勢,建議前往醫院就診。此外,發病之后患者出現胸悶、憋氣、意識模糊等情況也要及時就診。

  60歲到80歲的患者,主要看基礎疾病是否穩定,如比較穩定可先在家觀察。如基礎疾病不穩定,或有明顯的心臟、肺臟、肝腎功能異常,需盡早就醫。80歲以上老年人,尤其是基礎疾病不穩定的老年人,最好在感染后就前往醫院讓醫生評估。

  問:居家隔離治療人員在自我管理方面要注意哪些方面?

  答:在控制外出方面,做到非必要不外出,不接受探訪;因就醫等確需外出,要全程做好個人防護,點對點往返,盡可能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在健康監測和對癥治療方面,每天早、晚各進行1次體溫測量和自我健康監測;如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可進行對癥處置或口服藥治療。

  在抗原自測方面,根據相關防疫要求進行抗原自測和結果上報。

  在自我健康管理方面,補充水分,保證飲食、休息等;保持心理健康,減少負面情緒。

  問:感染了奧密克戎后多久能康復?結束居家隔離治療的標準是什么?

  答:從世界上和國內絕大多數的患者來看,感染奧密克戎后大概一周左右就可以康復,癥狀一般第1至3天最厲害,第4、5天核酸檢測結果常轉為陰性。一般來說,絕大多數人若確診新冠(奧密克戎),會在7至10天康復。

  居家治療人員癥狀明顯好轉或無明顯癥狀,自測抗原陰性并且連續兩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Ct值≥35(兩次檢測間隔大于24小時),可結束居家治療,恢復正常生活和外出。

  權威部門還提醒,優化防疫措施后,群眾要當好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首先,做好個人防護,外出規范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少扎堆聚集。其次,增強自身免疫,平衡膳食、合理營養、作息規律,保證充足睡眠,堅持科學運動。再次,接種新冠疫苗,符合接種條件的應“應接盡接”,尤其是農村60歲以上老年人和有基礎性疾病的患者。此外,還需加強自我健康管理,做好自我健康監測。

  [新聞多一點]

  >>社區作為防疫第一線,將重點這么做

  民政廳相關人員介紹,社區既要防控也要服務,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摸清底數。摸清獨居老人、未成年人、孕產婦、殘疾人、行動不便人員、血透患者、精神障礙患者、慢性病患者等人員情況,建立臺賬,做好必要的醫療服務保障。

  協助就醫。收到居家治療人員提出的協助安排外出就醫需求后,及時了解其主要病情,聯系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指導急危重癥患者做好應急處置,并協助盡快閉環轉運至相關醫院救治。推動建立社區與專門醫療機構的對接機制。

  生活保障。在衛健、疾控等部門的指導下,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訂餐送餐、物資配送、基本生活照料等服務,為有需要的未成年人提供在線課業輔導和心理關懷,為生活不能自理而暫時無人照顧的殘疾人提供必要的臨時性安置及基本生活照料服務。

  心理援助。將心理熱線主動告知居家治療人員,方便其尋求心理支持、心理疏導幫助。對于發現的心理或精神衛生問題較嚴重者,可向本地(市、縣)精神衛生醫療機構報告,必要時予以轉介。

  矛盾化解。針對風險區劃分、居家隔離等引起的鄰里糾紛等,組織網格員、黨員積極分子、物業人員、居民骨干等,講清政策、消除誤解、理順情緒、促進和諧,共同維護好守望相助、幸福和睦的鄰里關系。

  環境消殺。配合搞好重點區域、重點部位消毒,對廂式電梯(樓道)等重點區域和電梯按鍵、樓梯扶手、單元門把手等人員頻繁接觸的重點部位進行消毒;對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的居住場所,及時開展終末消毒。核酸檢測陽性者、密切接觸者產生的垃圾和工作人員使用過的防護用品等,做到“日產日清”。

  >>全省市場“菜籃子”產品供應充足

  農業農村廳相關人員介紹,目前全省市場“菜籃子”產品供應充足,價格平穩。

  為保障市民“菜籃子”產品供給安全、價穩質優,四川將加強技術指導服務,做好在田蔬菜管理;用好農產品產地倉儲保鮮冷鏈設施,緩解集中上市壓力;加強安全監測,保障上市蔬菜產品質量安全;建立綠色通道,落實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做好產銷對接,打通銷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