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石小宏
近段時間,部分市民“陽”了,不要慌!四川中醫藥多種方法為你來幫忙。
方法一:不會防治不要慌,《指南》里面有藥方
日前,省中醫藥局組織專家論證,發布了《四川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防控技術指南(第十一版)》,預防吃什么藥、治療吃什么藥,居家防護怎么做,《指南》里面都有,照著去抓藥、去防護。
●預防吃什么藥
1。正常人群
主要組成:荊芥10g 防風10g 紫蘇葉10g 陳皮10g 炒白術10g 炙甘草5g
煎服方法:每劑熬藥液約600ml,成人每次口服150ml,每日1-2次。
2。體弱人群
主要組成:荊芥10g 防風10g 紫蘇葉10g 陳皮10g 炒白術10g 黃芪10g 炙甘草5g
煎服方法:每劑熬藥液約600ml,成人每次口服150ml,每日1-2次。
3。兒童預防
主要組成:荊芥5g 防風5g 紫蘇葉5g 陳皮5g 炒白術5g 炙甘草5g?焦山楂5g?神曲5g
煎服方法:7歲以下者,每次口服30-50ml,每日1-2次;7歲以上者,每次口服100ml,每日1-2次。
●治療吃什么藥(輕型、普通型)
(1)辨證:外感風寒證
臨床表現:惡寒、發熱,咳嗽,鼻塞,清涕,頭身痛,舌淡,苔白,脈浮緊。
治法:辛溫解表
基礎方劑:荊芥10g 防風10g 紫蘇葉10g 陳皮10g 炒白術10g 茯苓10g 枳殼15g 柴胡10g 前胡10g 甘草5g
煎服方法:成人每次口服150ml,每日3次。兒童:7歲以下者,每次口服30-50ml,每日3次;7歲以上者,每次口服100ml,每日3次。
(2)辨證:風寒夾濕證
臨床表現:惡寒、發熱,咳嗽,鼻塞,清涕,納差、便溏、頭身重痛,舌淡,苔白膩,脈滑。
治法:辛溫解表,芳香化濕
推薦處方:荊防藿樸夏苓湯
基礎方劑:荊芥10g 防風10g 紫蘇葉10g 陳皮10g 炒白術10g 茯苓10g 柴胡10g 前胡10g 甘草5g 法半夏10g 藿香10g 厚樸10g
煎服方法:成人每次口服150ml,每日3次。兒童:7歲以下者,每次口服30-50ml,每日3次;7歲以上者,每次口服100ml,每日3次。
(3)辨證:外感風熱證
臨床表現:發熱,咽干咽痛,干咳少痰,鼻塞黃涕,頭身痛,舌質紅,苔白,脈浮數。
治法:辛涼解表
處方:
①無咽痛者桑菊飲加減
桑葉15g 菊花15g 杏仁15g 連翹30g 薄荷15g 桔梗30g 生甘草15g 蘆根30g 金銀花30g
②有咽痛者銀翹散加減
金銀花30g 連翹30g 紫蘇葉15g 桔梗30g 薄荷15g 淡竹葉15g 蘆根30g 生甘草15g 荊芥15g 牛蒡子15g 杏仁15g 枇杷葉30g
煎服方法:成人每次口服150ml,每日3次。兒童:7歲以下者,每次口服30-50ml,每日3次;7歲以上者,每次口服100ml,每日3次。
(4)辨證:風熱夾濕證
臨床表現:發熱,咽干咽痛,咳嗽痰黃,鼻塞黃涕,頭身痛,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辛涼解表,芳香化濕
推薦處方:銀翹藿樸夏苓湯
基礎方劑:金銀花30g 連翹30g 紫蘇葉15g 桔梗30g 薄荷15g 淡竹葉15g 蘆根30g 生甘草15g 藿香15g 厚樸15g 法半夏15g 杏仁15g 淡豆豉15g
煎服方法:成人每次口服150ml,每日3次。兒童:7歲以下者,每次口服30-50ml,每日3次;7歲以上者,每次口服100ml,每日3次。
●居家防護怎么做
1。中藥熏蒸
熏蒸處方:艾葉10g 石菖蒲10g 蒼術10g 薄荷15g
使用方法:加水1000ml,泡10分鐘,小火慢煮30分鐘,濃縮藥液150ml。使用時在室內進行,將熏蒸方藥液加入洗凈的家用空氣加濕器中通電熏蒸或者在鍋中持續蒸煮揮發,每天1-2次。
2。中藥香囊
香囊處方:廣藿香10g 薄荷10g 山奈10g 蒼術10g
使用方法:共研細末,裝于布袋中,掛于室內,或隨身佩戴,具有芳香辟穢解毒之功效,以預防疫病。孕婦及有過敏性疾病(如哮喘、鼻炎等)者不建議使用。
3。穴位按摩
對足三里、氣海、關元等重要強身壯體的保健穴位,經常施灸、按摩等,可以增強人體的正氣以達到防病卻疾的目的。
4。合理膳食
飲食煮熟煮透,營養搭配均衡,可食用一些藥食同源的食物,如蘿卜、蘆筍、山藥、藿香、菊花等。
5。合理運動
運動適度,可學習運用傳統保健強身方法如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等,根據個人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方法。
6。調暢情志
保持精神內守,勿驚慌,舒心氣、暢心神、怡心情,勿躁勿慮靜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