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魏馮
為幫助大家了解如何正確佩戴口罩以及前往醫院就診人員應如何做好個人防護等重要內容,四川省疾控中心組織專家梳理以下內容供大家了解掌握。
抗原檢測陽性后這樣做
問:什么時候需要抗原檢測?
答:抗原檢測一般用于急性感染期,即疑似人群出現癥狀7天之內的樣本檢測。當出現有流感癥狀,如發熱、干咳、肌肉酸痛等,可進行自我檢測篩查。抗原陽性結果可用于對疑似人群的早期分流和快速管理,但不能作為新冠病毒感染的確診依據。
問:抗原檢測陽性怎么辦?
答:沒有癥狀或癥狀輕微時,居家隔離治療;癥狀加重時,及時前往醫療衛生機構發熱門診(診室)就診。就診過程中,盡量乘坐私家車、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點對點直達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并做好個人防護,最大限度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去醫院和乘坐公共交通,需注意這些防護細節
問:前往醫院就診人員應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答:提前預約掛號,減少停留時間;就醫期間全程規范佩戴N95防護口罩;減少觸摸公共設施和物品,及時洗手和手消毒。
問:乘坐公共交通人群應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答:出現發熱、咽痛、干咳等癥狀的人員,應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全程規范佩戴口罩,打噴嚏、咳嗽時不要摘下口罩;減少與他人交談,不喝水、不進食,盡量保持安全距離;盡量少接觸座位、扶手、車門、扶桿等公共設施;避免用未清潔的手觸摸口、眼、鼻,到達目的地后,及時用流動的清水和洗手液或肥皂洗手,保持手衛生。
這些人群要這樣防護
問:兒童該如何做好防護?
答:1、規律作息、充足睡眠;
2、合理膳食、加強鍛煉,多吃水果和蔬菜, 多喝水;
3、加強親子溝通,保持心情愉悅;
4、應盡量少到人員聚集和空間密閉場所,居家要經常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5、外出或到公共場所時,應科學正確佩戴口罩,到醫療機構就診時,應佩戴N95口罩;
6、掌握正確洗手方法,外出返家認真洗手;
兒童監護人可充分利用APP、微信小程序等形式,獲取健康服務與指導、門診預約診療、移動支付、網上查檢驗結果等智慧醫療服務,減少非必須到院內交叉流動感染風險;家里備一些適合兒童服用的退燒藥等即可,不建議過多存藥;給兒童服藥時應謹遵醫囑并認真閱讀藥品說明書,不要憑經驗給藥。
問:普通人群該如何做好防護?
答:1、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風、不聚集;
2、均衡營養、適當休息、合理運動、保持良好心態;
3、慢性基礎疾病患者要按照醫囑堅持用藥;氣溫驟降等惡劣天氣時,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盡量減少外出;
4、如果出現發熱、咽痛、咳嗽等不適,要做好健康監測,如果重癥高風險人群出現持續高燒不退、呼吸困難等情況,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問:居家隔離人員該如何做好防護?
答:1、最好單獨居住。若條件不允許,選擇房屋里通風較好的房間作為隔離室;
2、房間內配備防護用品和消毒品,體溫計、紙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劑等;
3、準備一個帶蓋的垃圾桶;
4、房間外放置桌凳用于送餐等;
5、盡量使用單獨衛生間,每天消毒1次;
6、衛生間干濕地漏每天定時注水;
7、每天將垃圾消毒后扎緊塑料口袋再丟棄。
口罩要這樣佩戴和選用
問:如何正確佩戴口罩?
答:正確佩戴口罩,確保口罩蓋住口鼻和下巴,鼻夾要壓實;
口罩出現臟污、變形、損壞、異味時需要及時更換,每個口罩累計佩戴時間不超過8小時;
在跨地區公共交通工具上,或醫院等環境使用過的口罩不建議重復使用;
需重復使用的口罩在不使用時宜懸掛于清潔、干燥、通風處;
戴口罩期間如出現憋悶、氣短等不適,應立即前往空曠通風處摘除口罩;
有呼吸道基礎疾病患者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防護口罩。嬰幼兒不宜戴口罩,易引起窒息;
外出要攜帶備用口罩,存放在原包裝袋或干凈的存放袋中,避免擠壓變形,廢棄口罩歸為其他垃圾處理。
問:如何選購口罩?
答:判斷一個口罩是否具有防疫功能最關鍵的一點是看編碼!
醫用防護口罩(GB19083-2010)
醫用外科口罩(YY0469-2011)
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YY/T 0969-2013)
日常防護型口罩(GB/T 32610-2016)
兒童口罩(GB/T 38880-2020)
沒有標注以上編碼的口罩都沒有達到防疫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