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讓開放之路更寬——4月8日,一列中老國際班列從成都(雙流)空鐵國際聯運港駛向老撾萬象,同時,在自貢、廣元、遂寧,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也同步發車?!八氖型瑫r發車,為四川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增添新的支撐?!彼拇ㄊ£懞P峦ǖ腊l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6月28日,四川省發展改革委推薦港航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跨區域綜合運營平臺建設,將全方位推動在通道基礎設施建設、貨源組織培育、綜合提質增效等方面取得新成效。搶抓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重大機遇,四川開放之路越走越寬。
平臺使開放水平更高——3月23日,四川自貿試驗區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試水中老鐵路“一單制”+全程保險模式,又一次迎來“首創”。這樣的“又一次”創新,在四川自貿試驗區早已成為常態。今年,四川自貿試驗區迎來掛牌5周年,5年來,四川自貿試驗區大膽探索形成800余項制度創新成果。不僅是一個試驗區,通過協同改革的擴大效應,四川自貿試驗區協同改革先行區在今年新增5個,隊伍不斷壯大,目前總數已達到13個。
向好的數據來之不易——成都海關發布數據,今年前11月,四川實現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9220.5億元,規模位列全國第8,同比增長8.2%,增速在前十強中列第4。據悉,前11月四川外貿出口、進口均同比增長,其中11月當月四川外貿進出口規模創年內新高。四川的外商直接投資規模居中西部第一、全國前十;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新簽合同額連續多年位列西部第一,外貿、外資、外經量質齊升。
更大潛能
11月23日,天府絳溪實驗室、天府錦城實驗室正式揭牌?!盀閲T劍”的四大天府實驗室,終于“組團出道”。
隆冬時節,四川科技創新領域捷報頻傳?;仡?022,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創新成為制勝的決定性“定量”,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其勢正盛。
高能級創新平臺成群成勢。興隆湖畔,西部(成都)科學城漸成中國創新版圖的閃亮坐標——今年2月,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遷入,科學城的戰略科技力量得到極大充實;揭牌一年半的天府興隆湖實驗室已肩挑國家光學工程領域自主創新重任;“最強大腦”國家超算成都中心完成用戶計算任務數超1900萬個……從“成團出道”的天府實驗室,到“大國重器”拔節生長的西部(成都)科學城,再到總量全國前三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原始創新的不竭動力正加速在巴蜀大地匯聚。
核心技術加速突破。仰望星空,夢天實驗艙內,載荷科學實驗柜凝聚了電科十所奮戰十年的科學成果;回到地表,成都雙流,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新一代“人造太陽”光芒奪目,等離子體電流突破100萬安培。從生物育種到航空與燃機、從工業軟件到集成電路,我省重大科技專項正加快產生一批顛覆性裂變性成果,催生一批可搶占市場前沿的創新產品。
創新創業源泉涌動。企業是創新的主體,大學生是創業的生力軍,從年初到年末,四川不斷出臺相關政策,聚力推動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引導企業持續增加創新投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今年年末,四川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已達到1.2萬家,有望達到1.4萬家。創新氛圍不斷凝聚,創新土壤日漸肥沃。截至目前,成都“科創通”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已匯聚科技型企業和團隊近3萬家,成都“科創貸”累計投放貸款金額突破200億元。
行至歲末,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明確提出,把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作為根本動力。
從四川看全國,改革創新大勢不可逆轉。年末,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強調,要努力做到“四敢”:讓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
全社會創新創造的活力定將迸發!
成都郫都,科創新城里,科幻館項目施工現場,800余名工人正在晝夜“三班倒”施工。明年,星云狀的科幻館將迎接世界科幻大會的八方來客,助力成都打造“中國科幻之都”。
創新動能澎湃的四川,正傾力迎接2023年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