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橋隧比高達94.7%

  一條2.6公里的隧道建了10年

  綿茂公路全長56公里,有橋梁51座、隧道20座,其中綿竹段全長47.49公里,共有42座橋梁,18座隧道,從黑灘隧道到桂花巖隧道,橋隧比高達94.7%,超高的橋隧比,讓工程本身就已自帶難度。

  在綿茂公路上,2.6公里長的桂花巖隧道就讓建設者們修了10年。張浩介紹,2.6公里并不算長,但從2012年12月開始進場施工,一直到去年春節才貫通。

  為何如此之久?張浩解釋,有兩方面原因:該隧道是距離項目部最遠一條,每遇到汛期,必須等施工便道全部修通后才能進場,且進場后,還要對駐地進行恢復,對設備進行檢修,每年的施工時間很短;其次,在掘進過程中會碰到溶洞、危巖、氯化氫氣體,處理難度非常大。

  張浩介紹,原本隧道需要固定的卵形結構才能實現承壓,但他們開鑿進去后,卻發現隧道線路上有不規則的溶洞,“而且各個地方都在滲水”,水不斷往創面處流,工人就只有站在水中施工。想要解決該問題,首先要用水泥砌成3層厚墻對溶洞進行封堵,在達到標準的卵形結構后,還要修建涵洞,讓溶洞持續滲出的水排出隧道。

  同時,在施工過程中,還會遇到氯化氫氣體,這種有毒有害氣體,超過一定數值就會對人體神經造成傷害,讓人在不知不覺中窒息,甚至威脅生命。為了保證工人施工安全,他們想了很多辦法,除了增加風機數量,加強隧道通風外,由于氯化氫是酸性氣體,還用堿性石灰進行中和,針對它易溶于水的特性,他們又用水進行噴淋,讓其隨著水流排出隧道。

▲施工過程難度大▲施工過程難度大

  不僅如此,他們還要在隧道內配備自動檢測系統,讓工人隨身攜帶急救吸氧設備,一旦有害氣體超標,能保證做到及時吸氧,有序撤離。

  綿茂公路另一條籃家巖隧道,主洞長8公里多,屬于特長隧道,是綿茂公路所有隧道中里程最長、難度最大,最后貫通的隧道。這段隧道也保持著三項全國第一的紀錄:單洞兩車道對向行車隧道+平導長度位居全國第一;隧道埋深位居全國第一;高地應力軟巖大變形段落的長度位居全國第一,在二級路中罕見。

  由于巖層薄而軟,“開山鉆洞”極易造成山體崩塌,為此施工人員在施工時通過“雙洞掘進”、改變施工工藝、縮小開挖進尺、減小作業空間等方式,克服困難,耗時7年,最終實現了籃家巖隧道的順利貫通。

▲56公里的綿茂公路▲56公里的綿茂公路

  而如今,橋隧相通,巍峨高聳的龍門山不再成為阻隔。建設者們用13年時間,將千百年來,地圖上從未相遇的兩點串聯起來。

  今天,當你用平均40碼的時速行駛在路上,在感嘆公路兩旁的美景時,也定會唏噓我國公路建設者的百折不撓!

  紅星新聞記者 章玲 攝影記者 王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