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冷宇 王祥龍

  “綿茂公路建成通車!”

  2022年12月27日10時30分,隨著第一輛車緩緩駛入國道G545綿竹至茂縣公路,四川德陽市與阿壩州“相鄰不相通”的歷史,在這一刻結束。

  27日上午,綿(竹)茂(縣)公路通車儀式在綿竹市綿遠河出山口官宋硼堰處舉行。從2009年9月8日正式破土動工,2萬余名建設者奮戰(zhàn)13年,穿越4條地震斷裂帶,打通“龍門天塹”,56公里的綿茂公路終于迎來了通車。

  夾皮溝2號大橋。

  綿竹市委書記王宏表示,綿茂公路的通車,將把綿竹“偏居一隅”的地理位置,變?yōu)槿谕ǖ玛柵c阿壩、縱貫西北的區(qū)位優(yōu)勢,“這是綿竹市交通建設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德阿兩地人民期盼已久的一件大喜事。”

  通車后的“第一場雪”

  綿茂公路起于德陽綿竹市漢旺鎮(zhèn),止于阿壩茂縣光明鎮(zhèn),北接國道213線,可至九寨溝,與甘肅、青海連接;西接國道317線,經馬爾康、甘孜進入西藏,將“偏居一隅”的綿竹與眾多旅游資源串聯,或將成為新一條黃金旅游路線。

  行駛在綿茂公路,滿眼是連綿起伏的山脈,龍門山脈的皚皚白雪肆意揮灑,點綴著綿茂公路沿線的山林。在夾皮溝2號大橋前,以雪山為背景,四川路橋綿竹段項目經理部黨支部書記、副經理張海萍與同事拍下了通車后的第一張合照。

  在張海萍的朋友圈中,他引用了福樓拜的一句名言,“人的一生中,最輝煌的一天并非是功成名就的那天,而是從悲嘆與絕望中產生對人生挑戰(zhàn)與勇敢邁向意志的那天”。從2012年到項目部報到,10年間,綿茂公路見證了他結婚、生子,他見證了綿茂公路建設過程中的種種困難。

  張海萍與同事的合影。

  張海萍說:“10個春秋,3600多個日夜鏖戰(zhàn),無數淚與笑的點滴,終于迎來了今天?!边@一天,綿茂公路徹底結束了德陽與阿壩“相鄰不相通”的歷史,也為張海萍的人生畫上了精彩的一筆。

  中午12點,綿茂公路正式通車,山間的雪依舊安靜地下著。不少市民在通車的第一時刻,駕車前往綿茂公路沿線打卡,拍下通車后的“第一場雪”,前往茂縣吃上牦牛肉湯鍋,分享自己與綿茂公路的“獨家記憶”。

  備足山貨喜迎游客

  中午時分,綿竹市清平鎮(zhèn)鹽井村的臘肉飄香,吸引眾多打卡的市民停下腳步小憩。

  清平鎮(zhèn)是綿茂公路上的一個中途站,小鎮(zhèn)上的彩色民居整齊劃一,山清水秀,盡顯生態(tài)之美。曾經,清平依托特殊的地理位置與豐富的磷礦儲備,主要發(fā)展采礦及其衍生行業(yè)。2017年,礦山關閉后,清平轉型發(fā)展旅游產業(yè),“礦區(qū)變景區(qū)、礦車變小火車、礦工變第三產業(yè)從業(yè)者”,日益繁榮的民俗產業(yè)讓當地村民找到了新的謀生方式。

  鹽井村一農家樂門口,滿滿兩排臘豬舌掛在特制的架子上,在太陽下晾曬。農家樂的兩個老板正一邊曬著太陽,一邊商量著如何做好迎接大量游客的準備工作,“綿茂公路通車后,到綿竹、茂縣旅游的游客將會增加,餐飲行業(yè)的收入也會隨之提高。我們要在行動上做好服務,迎接各地游客到來?!?/p>

  農家樂老板表示,已做好迎接游客的準備。

  綿竹市委書記王宏表示,接下來,綿竹將以綿茂公路通車為契機,不斷深化與茂縣的交流合作,進一步加強兩地在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優(yōu)勢項目協同、產業(yè)轉移對接、文旅精品打造等各個方面的溝通,持續(xù)拓展新的合作領域,實現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