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效應增強
一滴水可以連續發電19遍,配套消納3倍裝機規模的新能源
今年3月,兩河口水電站全部機組投產發電。作為四川最大的龍頭水庫,兩河口水庫超過100億立方米的總庫容,可實現非常多的“魔法”效應。如今,兩河口又開建混蓄電站,“魔法”效應如何進一步增強?
![兩河口水電站大壩下游](http://n.sinaimg.cn/sc/crawl/117/w550h367/20221229/e6aa-aa35c0868e1fa26bddf7ad607b6fb64e.jpg)
“兩河口水電站可以讓一滴水連續發電18遍。”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主任工程師姚雷說,在汛期將本來要進入下游水庫的洪水儲存起來,在枯水期放水發電,這些水可惠及兩河口及下游18座水電站。也就是說,兩河口水電站汛期攔蓄的每一滴水,都可保留到枯期發電18遍。而建設兩河口混蓄電站之后,又可以增加一次循環利用,“相當于一滴水可以連續發電19遍。”
今年7月,全球最大水光互補電站——雅礱江兩河口水電站水光互補一期項目(柯拉光伏電站)開工建設,裝機達百萬千瓦級,后續有望擴展到300萬千瓦以上,相當于再造一個“兩河口”。不到半年時間,全球最大的混蓄電站又在兩河口開工建設。不管是水光互補電站還是混蓄電站,都要依托兩河口的“寶藏”水庫,又將帶來怎樣的“魔法”效應?
姚雷介紹,兩河口水電站具備多年調節能力,可以為350萬千瓦左右的新能源提供調節。而兩河口周邊的雅江、道孚、理塘、新龍等四縣就有超過2000萬千瓦的光伏資源,隨著下一步大規模開發,亟需建設可供調節的優質電源點。而兩河口混蓄電站,具有抽水、發電“雙向調節”作用,新增裝機120萬千瓦的抽水蓄能機組,能進一步與周邊風電、光伏電站的發電特性互補,配套消納相當于自身裝機規模3倍的新能源。通過水風光蓄一體化開發,兩河口300萬千瓦常規水電機組+120萬千瓦抽水蓄能機組,能將700萬千瓦左右隨機波動的光伏和風力發電調整為平滑、穩定的優質電源。
抽水蓄能迎來大發展
除了兩河口,四川還有11個“超級充電寶”將陸續開工
四川目前只有兩座小型抽水蓄能電站,寸塘口抽水蓄能電站,位于遂寧蓬溪縣,裝機容量僅0.2萬千瓦,1992年建成;位于阿壩州小金縣的春廠壩水光蓄互補電站,安裝有裝機容量0.5萬千瓦的抽水蓄能機組,今年5月并網運行。
中國電建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兩河口混蓄項目設計總工程師柏睿告訴記者,四川水電資源富集,近年來一直大力開發水電,水庫電站發電調度相對靈活,對全省電網的調峰填谷能力較強,因此過去建設抽水蓄能電站并不緊迫。然而隨著四川用電需求持續較快增長,水電開發逐漸進入收官期,風光新能源大規模發展,波動性加大了電網的調峰需求,需要建設抽水蓄能電站,來進一步優化電源結構,增強電力系統的保供和調峰能力。“2021年四川首次系統全面開展了抽水蓄能中長期規劃。”柏睿說,同年國家能源局發布《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 ,四川有16個抽水蓄能電站納入規劃,規模合計1920萬千瓦。其中,兩河口混合式抽水蓄能電站是規劃中的重點實施項目之一。
省能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四川用電增速14.3%,遠超“十四五”預測,今夏又出現電力電量雙缺的罕見局面,電力供需嚴峻形勢前所未有。“與2021年編制抽水蓄能中長期規劃相比,負荷需求持續快速超預期增長。”該負責人說,以負荷需求為導向考慮各類電源的開發預期,隨著水電基本開發完,新能源大規模開發需要靈活性調節電源,抽水蓄能電站將是四川省中長期電源擴展重要方向之一。
因此,四川原本計劃在“十四五”期間重點實施兩個抽水蓄能項目,調整為“十四五”期間核準12個抽水蓄能項目,裝機容量共1705萬千瓦,“十五五”后期至“十六五”初期逐步投產。
新近印發的《四川省電源電網發展規劃(2022—2025年)》明確,我省將推進26個抽水蓄能項目,其中“十四五”核準開工12個,推進前期工作14個,總規模3490萬千瓦。與國家能源局規劃相比,新增納規10個項目、裝機1510萬千瓦。可以預見,兩河口混蓄項目開工建設,將掀起四川抽水蓄能電站開發建設的新熱潮。葉巴灘、攀枝花仁和項目預計明年核準,省能源局正在統籌研究綿竹、江油、蘆山、道孚、大邑等9個“十四五”重點實施抽水蓄能項目核準開工時序,倒排工期,爭取盡快開工建設。
(圖片由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