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的方向:
要量也要質,發展的立足點加速轉到發展質量和效益上
從數量上看,本次現場推進項目共423個、總投資7483.7億元,相關數據均為近年新高。這也表明,去年推廣重大項目急速審批制度、建立省重大項目分級協調機制后,四川在項目儲備、要素保障等領域“提速”的成效。
注重數量的信號,在活動現場同樣鮮明。瀘州市委書記楊林興表示,今年,瀘州將通過大抓項目建設、狠抓有效投資,努力保持全年全市投資增速在兩位數以上。
質量同樣是推進活動現場的主題。省委政研室有關負責人解釋,這是因為,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今年全省經濟工作重點任務時,高質量發展被擺在首要位置,并要求把發展的立足點轉到發展質量和效益上來。
如何轉?
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是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詞之一。活動現場推進的能源項目共35個,分別為電源項目、電網項目和煤炭儲備基地項目,總投資達386.2億元。
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以清潔能源為主力的能源項目加快建設和投用,將推動四川形成多能互補、安全可靠的電力供應體系,有效提升全省特別是負荷中心供電能力。最終,滿足重要用戶用電需求,增強全省電煤應急保障能力,為四川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打下基礎。
產業項目也是觀測質量和效益的重要坐標。記者注意到,現場推進的43個產業項目計劃投資達660.2億元。
“這些項目的著眼更為長遠。”前述負責人介紹,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提出,要以工業為主擎建設具有四川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本次現場推進的產業項目,分別是鋰電及晶硅光伏材料項目、新型材料制造項目、醫藥醫療器械及食品加工項目,“都是制造業項目,它們投用后,要么能在推進優勢產業高端化上做文章,要么能助推傳統產業新型化,要么能夠加速新興產業規模化。”
拼的格局:
以重大項目為抓手,起步現代化建設新征程
“緊扣‘一區一樞紐一中心’三大戰略定位,加快重大項目落地建設。”推進活動的市州連線環節,達州市委書記邵革軍提及,重點項目被當地賦予了特殊的含義:建設萬達開天然氣鋰鉀綜合利用集聚區和東出北上國際陸港樞紐、組團培育川東北省域經濟副中心,是達州市委對推進現代化達州建設的謀篇布局。
不只是達州,在推動新時代新征程四川現代化建設開局起步之年年初舉行的現場推進活動,同樣被不少市州和省級業務主管部門賦予了推進當地現代化的含義。
有哪些含義?
答案就在項目本身。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項目中,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項目達37個、總投資578億元。這也是歷年來,全省一季度重大項目開工儀式或推進活動現場中,“農味”最重的一次。
省委農辦有關負責人介紹,推進四川現代化建設重點難點在農村,四川又在全國農業版圖上占有重要位置。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在部署推進四川現代化建設路徑時,推進農業現代化被擺在突出位置,“這次啟動一批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就是加快補齊‘三農’領域短板,加速四川農業現代化進程。”
教育衛生項目的著眼點同樣在于為推進四川現代化建設布局。現場推進的12個教育衛生項目,總投資達56.4億元。其中,教育項目5個、衛生項目7個。
教育廳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些項目建成投用后,將有效改善四川中高等學校辦學條件 ,對于優化改善全省城鄉和區域教育資源布局,推進教育這一公共服務的均等化有著重要意義。同樣,7個衛生項目建成后,也能夠加速全省醫療資源優化配置,改善四川城鄉醫療條件。
“有人說,這也是推進四川現代化建設的開工儀式。”省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某種程度上,推進活動就是各市州推進自身現代化建設的“起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