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王成棟 吳憂

  1月3日,四川高規格舉行全省第一季度重大項目現場推進活動。作為2023年全省經濟工作的“起手式”,本次現場推進的重大項目共423個、總投資7483.7億元。

  去年12月26日,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要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從作出部署到拿出具體行動,相隔不到10天,傳遞出新的一年四川“拼經濟、搞建設”的鮮明信號。

  拼的姿態:

  時不我待,省級推進重大項目活動時間創下歷年最早

  記者注意到,年初舉行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或現場推進活動,省級層面始于2016年。

  仔細比對,不難發現一個規律:儀式或活動舉行的時間越來越提前,從2016年的3月22日到去年的1月4日,再到今年的1月3日。

  抓早,來自于省委、省政府抓好年度經濟工作的部署和考量。此前的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穩增長”被放在了今年要突出抓好的重點工作的首要位置。其內在邏輯是:多年來,四川年度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全省就能新增17萬個就業崗位,全省CPI波動幅度也隨之明顯下降。

  抓項目、促投資是破解總需求不足這個當前全省經濟運行面臨的突出矛盾的有效抓手,更是穩增長的“牛鼻子”。

  何為“牛鼻子”?省發展改革委提供了一組數據:去年前十個月,全省700個省重點項目便提前完成年度投資目標任務,成功拉動全省經濟走出一條企穩回升的曲線。

  在此背景下,在2023年開年,四川更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驅動重大項目這個“駕轅之馬”,用一季度全省經濟增長的“開門紅”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開好局、起好步,為做好全年經濟工作奠定基礎。

  在推進活動現場,牢牢把握“牛鼻子”也是相關市州的關鍵詞。

  眉山市委書記胡元坤說,當地將力爭新招引、新開工、新竣工投運和實施技術改造項目均超過100個,確保全年完成項目投資1640億元、增速10.5%以上。在此基礎上,全力推動眉山經濟強勢回升。

  綿陽市市長李云表示,綿陽將用好領導干部聯系重點項目、項目工作專班等機制,強化精準服務保障,以開局就是決戰、起跑就是沖刺的勁頭,力爭實現投資增長11%以上的“開門紅”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