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8日,一年一度的全省體育工作會議以視頻方式召開。會議以“高舉偉大旗幟,團結攀登奮進,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貢獻川體力量”為主題,系統總結2022年的工作,精心安排2023年工作以及未來5年的工作重點。□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薛劍
2022
四川體育成績顯著
四川體育事業在2022年取得了一系列標志性成果,全民健身蔚然成風,競技體育綜合競爭能力努力保持在中西部領先地位,體教融合不斷加深,體育產業創新提速。
2022年,面對多重困難疊加、多種風險交織的情況,全省廣大體育工作者同心奮進,各項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進:制定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新時代體育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對體育強省建設進行了頂層設計;吹響“三大球”城市聯賽第一哨,“三大球”振興邁出新步伐;第十四屆省運會成功戰勝疫情反復沖擊的大挑戰、辦賽規模空前的大挑戰、盛夏高溫酷暑的大挑戰,實現賽會成績的大突破、綠色低碳的大突破、安全辦賽的大突破;全力克服各種風險困難挑戰,成功舉辦第56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讓所有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展現了良好的國際形象;競技賽場節節勝利,2022年度,四川運動員共奪得世界最高水平賽事冠軍10人次、洲際冠軍2人次,創歷史年度最好成績。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四川省體育局堅定為民服務,努力辦人民滿意的體育,建設鄉鎮健身中心、多功能運動場等便捷多元的場地設施項目576個,補助公共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230個,服務群眾超4000萬人次,全年舉辦縣級以上賽事活動6500場(次),帶動各級各類賽事活動蓬勃開展。
此外,四川體育產業持續穩步發展。全國首創“體育貸”全年放貸金額超過一億元,華西壩“國際體育公園城”、四川體育職業學院太平寺校區改擴建一期工程等重大項目實現開工建設。與此同時,發揮四川“暖雪”優勢,大力發展冰雪運動,全年參與冰雪運動人數預計突破1000萬人次。成都市高標準創建國家體育消費示范城市,創辦中國(成都)生活體育大會,激發了體育消費熱情。
2023
四川體育任重道遠
會議指出,全省體育工作未來5年要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推進體育強省建設,真正把體育發展與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聯系起來,順應好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渴望,為四川現代化建設積極貢獻體育力量。
為此,2023年,四川體育要創造性抓好5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一是始終保持政治定力,把黨的建設推向新的高度。要深化思想理論武裝,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激發黨建活力。狠抓體育宣傳工作,進一步展示川體風采。加強黨風廉政建設,進一步保持清正廉潔。實施干部“五燈工程”,進一步夯實人才基礎。
二是把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推向新的高度,讓體育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其中,加快推進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推動構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最為搶眼。
據四川省體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四川省體育局將在打造綠色便捷全民健身新載體、著力構建四級體育公園體系上發力,力爭2023年全省新建、改擴建體育公園27個,并且有序推動場館開放服務提質增效。
此外,四川省體育局將更廣泛地開展全民健身賽事活動。辦好包括四川省第二屆智力運動會、四川省第十屆老年人運動會、四川省第四屆全民健身運動會暨社區運動會、第五屆川籍農民工運動會、四川省第二屆體育公園運動會、四川省第三屆“云健身”運動會等在內的6個運動會,以及第一屆“綠道健身迎新春”全民健身系列賽事活動、“百城千鄉萬村·社區”系列比賽、全省部分群眾項目的挑戰賽、第五屆全民健身“冰雪季”活動、“全民健身日”省級主會場活動和“百萬群眾迎新登高”活動等6個賽事活動,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科學有序參與健身鍛煉。
三是競技體育方面,要深入實施“金牌戰略”,科學踐行“三從一大”訓練方法,力爭四川運動員亮相巴黎奧運賽場,粵港澳全運會實現全新突破。此外,還要加大“三大球”項目普及提高,傾力打造四川“三大球”品牌IP賽事,全面振興四川“三大球”。
四是后備人才培養方面,要始終保持聯動發力,結合市(州)優勢打造各具特色的青少年體育人才培養基地、品牌賽事活動,持續優化青少年體育項目布局,大力實施“雛鷹計劃”,積極向國奧隊、國青隊、國少隊輸入優秀后備人才。推動建立“校內普及+市級亮相+分區選拔+省級參賽”競賽體系,支持學校建立運動代表隊,鼓勵有條件的學校組建、共建高水平運動隊。
五是體育產業方面,要按照“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思路,壯大市場主體,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瞪羚”企業,持續推動“體育貸”“升規入統補助”等政策落到實處,助力培育本土“領軍”企業、“獨角獸”企業,全力以赴推進華西壩“國際體育公園城”、四川省體育運動學校新校區等項目加快建設,并支持有條件的市(州)大力發展體育制造業,共同培育省級體育制造園區。
此外,還要大力發展冰雪運動,支持冰雪、旱雪場地設施建設,豐富冰雪場地設施供給,堅持把培育打造體育產業基地、體育旅游示范基地、星級體育服務綜合體作為重要抓手,培育體育產業核心競爭力,以此打造體育消費新場景,培育體育消費新業態,探索體育消費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