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9日,雅安市石棉縣永和鄉大林村天氣陰冷,但永旺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技術員熊德剛家的庭院里,一盆盆中草藥帶來一片綠意。
在大林村,中草藥的清香彌漫在家家戶戶的庭院里?!坝篮袜l的鄉親都搞庭院經濟?!毙艿聞偨榻B。
2022年9月,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印發《關于鼓勵引導脫貧地區高質量發展庭院經濟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從特色種植、特色養殖、特色手工等方面入手,支持農戶高質量發展庭院經濟。
在四川,庭院經濟如何助力鄉村振興,促進農民尤其是脫貧群眾持續增收?
一方庭院“種”出增收碩果
形成特色種植、養殖、手工、休閑旅游等多種業態,并發展起家庭旅館、休閑農莊等
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廣元市蒼溪縣陵江鎮筍子溝村的村民何安祥,就嘗試在自家庭院種植柑橘。“廣元市農戶居住分散,有的在高山,有的在洼地,水文、土質、氣溫條件也大不相同。”蒼溪縣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因此,作為農業大縣,蒼溪將目光聚焦于農村隨處可見的庭院之中。房前屋后的空地,都可以利用起來,發展小果園、小桑園、小藥園、小魚塘、小養殖“五小經濟”。
2007年,《中國投資》雜志就將廣元記述為中國最早的庭院經濟發祥地。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蒼溪縣戶辦產業又普遍由農家小院拓展到農戶承包地,將“庭院經濟”提升為“庭園經濟”。
雖趕不上何安祥的“資歷”,但熊德剛的庭院經濟也取得了不錯的收益。“房前屋后種蔬菜形不成規模,風險高、收益低,中藥材則能最大程度地利用空間,利潤也很可觀?!?019年,熊德剛將盆景藝術與中藥材種植相結合,既美觀又有效益,一年就賣出了上千盆,賺了15萬元。
這份喜人的收入吸引更多人參與其中。熊德剛將專合社苗圃基地里的中藥材苗子以盡可能優惠的價格出售給當地農戶,并當起了技術員。一盆盆石斛,就這樣出現在家家戶戶的庭院中。2022年,浙江來的采購商收完貨后,還提前下單預訂了下一年的中藥材。
搞種植,并不是四川庭院經濟的全部。遂寧市安居區海龍凱歌文旅園區的打造,讓常理鎮海龍村脫貧戶熊波家的院子變得更漂亮了。2022年10月起,這里還搖身一變,支起了桌椅、遮陽傘,成為手工涼粉涼面鋪子。之前,家里的收入主要靠熊波在遂寧、成都搞裝修,現在,姐姐和母親在家門口就可以吃上旅游飯。
目前,依托海龍凱歌文旅園區,安居區2鎮7村已納入全區發展庭院經濟試點。安居區鄉村振興局總會計師王蓉介紹,他們著重豐富完善庭院特色種植、特色養殖、特色手工、特色休閑旅游、生產生活服務五類業態,指導農戶利用自有庭院發展特色民宿、家庭旅館、休閑農莊等。
截至目前,通過實施返鄉下鄉和招商引資等優惠政策,安居區試點區域已招引沼源茶社、非遺工藝坊、沼氣人家等多元化、多層次、多種類業態73個,覆蓋“吃住行游購娛學”全產業鏈,發展種植養殖庭院經濟335個。而在甘孜州,也有庭院經濟的嘗試。截至2022年11月,甘孜縣呷拉鄉自貢村就通過建設庭院小菜園20戶12畝,創造經濟收入10萬元。
一?!凹毎毙纬梢幠R聚
通過改善基礎設施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同時引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立共享共贏機制
“小而精”是庭院經濟的優勢。在王蓉看來,農村每家每戶都有的院子可以成為大規模種植養殖的補充,“投入少,老百姓在家門口就可以實現增收?!?/p>
小小的庭院,就像一粒粒細胞,不能單打獨斗,而要與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生產經營主體進行分工協作和利益聯結,匯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強大合力。
“小打小鬧的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在現代農業的發展浪潮中已經行不通了,但幾十年來,以庭院經濟為代表的蒼溪小農戶非但沒有凋零,還煥發出嶄新生機?!鄙n溪縣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其根源在于通過改善基礎設施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又引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立共享共贏機制。
與上世紀零散的庭院經濟狀況相比,目前,蒼溪縣建萬畝現代農業產業園、村建一村一品示范園、戶建產業小庭園,實現了“三園聯動”,其中,全縣2.1%的庭園經濟戶變身為家庭農場主。
“在發展方向上,庭院經濟要因地制宜,不能同質化,但也要與區域內整體的產業發展相結合?!蓖跞匾餐狻敖z線擰成繩”的思路。
去年國慶節,安居區鄉村振興局和海龍凱歌文旅園區牽頭組織區級有關部門,逐戶走訪調查區域內農戶,詳細了解農業生產情況,摸清群眾訴求和庭院經濟家底,為適合發展庭院經濟的農戶,量身定制一戶一策方案。比如,海龍凱歌文旅園區核心區域內,農戶發展方向更多和旅游掛鉤。有的脫貧戶年齡比較大,就采取委托經營的方式,借助社會服務力量代耕代種代管,不浪費他們的土地資源。
“落腳到增收,一定要有購買、有市場?!蓖跞卣Z氣肯定。海龍村的“稻田集市”就是一個有效載體——在這里,游客可以直接購買村民們在自家院子里種出的時令蔬菜。
同時,安居區堅持“管委會+公司”管理模式,由園區管委會牽頭制定庭院經濟發展規劃,與國有平臺公司共同組建運營團隊,探索出統一管理運營、統一規劃布局、統一技術標準、統一收購銷售的支持體系。
四川凱歌農旅發展有限公司就在其中承擔管理運營角色。公司副總經理廖志權舉例,針對村民自營小吃、民宿等業態,他們會整體進行銷售推廣,再統一調度,進行客源的分配。
熊德剛介紹,在大林村,村民們自己賣不出去的中藥材,也會由專合社進行統一收購,最大程度保證銷售。
一番苦功未來仍有可為
推動一家一戶走向專業化、體系化要下一番苦功,特別是要提升加工能力、提高農業附加值、形成產業化經營
2022年12月28日,市場監管部門來到海龍凱歌文旅園區開展相關檢查。在廖志權看來,公司要扮演管理角色,進行標準把控,保證生產安全和品質。
在庭院經濟發展中,推動一家一戶走向專業化、體系化仍然要下一番苦功。
以種植業為例,必須在一方庭院中提升加工能力、提高農業附加值、形成產業化經營。
一是基礎設施。2021年,為了給“前庭后院,栽果種菜,鳥語花香”打下硬件基礎,蒼溪縣就推動一戶村民有一口機壓或電提衛生井、一口100立方米以上的微水池、一條進出農居的硬化路建設,并配套沼氣池建設、改圈改廁改廚等。
二是技術扶持。熊波家以前沒人會做手工涼粉、涼面,通過專人指導,現在店里的產品受到了不少游客的喜愛。
種植養殖業則更需要技術更新。蒼溪縣制定了紅心獼猴桃綠色有機生產標準,在庭院中推廣有機農產品認證,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專家也多次走進庭院培訓農作物栽培技術,提升技術水平。
在安居區,市、區、鎮、村農技人員組建農技隊伍,幫助群眾解決栽種、病蟲害防治和田間管理等庭院產業技術問題。他們還組織起一支“工匠隊伍”,出工、出力,幫助老百姓在房前屋后打造小菜園、小果園。
在基礎條件薄弱的區域,庭院經濟的發展更需要“扶上馬,送一程”。比如,甘孜州對農戶房前屋后的地塊開挖、搭建圈舍、購置果苗等給予補貼,農技員等無償提供種植和管理技術服務,同時以藏式藥泥面具、唐卡、藏繡為主,發揮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作用,精準發展加工、制作等小產業,實現農戶“家門口”就業。
廖志權告訴記者,在實踐過程中,還有一些小細節影響著庭院經濟的發展,“對于文旅行業而言,業態的差異化是必要的,但必然存在盈利水平的不同?!?/p>
比如,民宿更賺錢,大家就都去做民宿,在這一過程中,如何通過統一運營管理實現利益再分配,平衡各個業態之間的收益差距,尤為重要。
或煥然新生、或整裝待發,生機勃勃的庭院已在四川多地“開花”。
“現在我們做的工作是把農戶‘拉起來’,接下來,我們希望繼續‘推一把’?!蓖跞亟榻B,新的一年,他們將繼續著力對試點區域庭院經濟發展進行規劃引導,再從資金方面給予補助,并且持續跟蹤相關情況。
庭院已不是過去的庭院,但仍承載著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
2022年10月,看到大有可為的旅游發展機遇,海龍村村民陳安容外出打工的兒子和兒媳婦回到村里,在家里開起了名為“七十年代”的農家樂。一家人計劃著,在院子里多拾掇幾處喝茶的地方,等天氣暖起來,游客多起來,庭院里的愜意時光,將更加悠長。(記者 文露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