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辟新局:找項目抓發展,不畏困難沖鋒在前

  “今年我們的首要任務是把中藥材初加工產業搞起來,讓社區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到30萬元。”1月10日,眉山市彭山區謝家街道義和場社區黨委書記謝仕威召集社區“兩委”干部舉行2023年重點工作務虛會議,中藥材初加工項目被定為今年社區的重點工程。

眉山市彭山區謝家街道義和場社區黨委書記謝仕威(左二)正在向居民了解中藥材收獲和銷售情況。(受訪者供圖)  眉山市彭山區謝家街道義和場社區黨委書記謝仕威(左二)正在向居民了解中藥材收獲和銷售情況。(受訪者供圖)

  擁有6200余人的義和場社區種植有3000余畝中藥材,但集體經濟收入卻不到10萬元,社區缺乏自我造血功能,為盡快把集體經濟搞起來,履新后,謝仕威花了半年時間,積極對接區級相關部門和街道,聯系專家,終于爭取到中藥材的初加工項目。

  “作為一名新任社區黨委書記,要打開工作局面,就要帶頭奮斗,為社區爭取到更多的發展機會。”回顧自己的履新歷程,謝仕威這樣總結道。

  “要當好一名社區黨委書記,光憑個人理想、熱情和力量遠遠不夠,必須要團結村‘兩委’班子,帶領群眾過上好日子。”2021年履新的眉山市丹棱縣齊樂鎮龍灘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陳濤對此極為認同。

  龍灘社區位于丹棱縣城以西,在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改革中,由兩個村合并而成,共1118戶4360人。兩條主干道穿越社區而過,當地基層工作環境較為復雜,且面臨著人心不齊的挑戰。

  履新之初,陳濤首先從為民排憂解難入手,將群眾最關心、訴求最多的問題拿到社區黨委會議中來討論,并最終拿出解決方案,切實解決了群眾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2021年度,龍灘社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37萬元,比2020年增長9.28%,社區也先后榮獲省級四好村、市級“七無”平安村(社區)榮譽稱號。

  接續奮斗:有挑戰但更有信心和動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要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加強城市社區黨建工作,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

  在新征程上,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重任在肩。面對新任務和新要求,四川新任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們的心理狀態是什么?記者走訪各地時,多位新任村(社區)黨組織書向記者表達了心聲:“有挑戰,但更有信心和動力”。

  挑戰,來自各項工作抓實抓細的不確定性。

  “隨著城市的發展,大型社區、商圈社區不斷涌現,這增加了社區管理服務的難度,如何抓實抓細,我心里還沒有底。”成都市溫江區涌泉街道麗晶港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楊怡璇向記者道出了內心深處的擔憂。

  1992年出生的楊怡璇是溫江區最年輕的社區黨委書記。他告訴記者,現在小區的住戶大多為“新溫江人”,大家文化背景、生活習慣差異大,在此背景下,如何做好城市社區的基層治理工作,是一個新課題。

成都市溫江區涌泉街道麗晶港社區黨委書記楊怡璇(中)正在講解今年當地智慧社區建設情況。(受訪者供圖)  成都市溫江區涌泉街道麗晶港社區黨委書記楊怡璇(中)正在講解今年當地智慧社區建設情況。(受訪者供圖)

  “挑戰和壓力是有的,但我也有信心和動力。特別是通過省委組織部舉辦的多輪培訓和向老書記們請教學習,我打開了思路。”通江縣兩河口鎮龍頭寨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宋軍已總結出一套工作法。他認為,未來干好工作的關鍵就是要抓好班子帶好隊伍,研究吃透黨和政府的各項政策精神,在基層找準落腳點,并堅定不移地貫徹下去。

  達州市宣漢縣龍泉土家族鄉羅盤村黨支部書記李永太是全省知名的基層黨組織“老”書記。不久前,他被組織上確定為新任基層黨組織書記的導師,由此不少新任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向他請教。在李永太看來,新任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要干好未來的工作,必須要敢于挑起重擔,不斷學習提高,在解決具體矛盾和問題中推動村(社區)發展。

  “2021年,四川34350個村(社區)完成換屆后,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和村(居)委會主任‘一肩挑’比例達97.5%,同時,83.1%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擔任了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因此大家的擔子更重,責任更大,新任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要做好各項工作,就要加強學習,切實提升自身綜合能力,為此我們也把新任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的教育培訓納入了重點工作范疇。”省委組織部黨員教育中心負責人表示。

  據悉,今年,我省將深入開展“書記龍門陣”、主題壩壩會、基層黨組織書記擂臺賽等活動,切實拓寬新任基層黨組織書記學習交流平臺,并創新教育載體和方式,切實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