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觀察 徐洋 四川在線記者 袁城霖
“氨氮濃度0.42mg/L、總磷濃度0.114mg/L……為III類水質。”1月5日,大竹縣觀音鎮銅缽河牛角灘斷面2022年12月水質監測數據出爐,達州市生態環境局水環境管理與生態保護科副科長張妞說,2022年全年牛角灘國考斷面水質穩定在Ⅲ類以上,其中有5個月為II類水質。
牛角灘斷面水質曾長期處于V類和劣V類,2021年3月至5月連續3個月為劣V類,被生態環境部預警提醒。7個月后,該斷面水質開始了穩定達標。其間,牛角灘斷面走過了怎樣的一條“合格路”?
![牛角灘濕地公園(資料圖)。達州市生態環境局供圖](http://n.sinaimg.cn/sc/crawl/119/w550h369/20230112/b3d0-dcaf26ca92b6c98f0723328660930a40.jpg)
對癥下藥
生活污水入河,需過“兩道關”
要扭轉水質,首先要找出污染源,才能對癥下藥。大竹縣生態環境局組織水質提升工作組展開調研發現,過去多年,銅缽河流域內鄉鎮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率低,大量生活污水直排入河,部分河道垃圾成堆。
為弄清污染源對河流水質的具體影響,工作組在銅缽河流域內加密監測點位和頻次,并根據水質分析報告,邀請省市專家先后五次前往現場“會診”,最終制定了“控源、凈污、清河、護岸、活水”的治理方案。
水質改善的“重頭戲”是在牛角灘斷面附近建設觀音鎮污水處理廠二期項目。2022年1月,該項目投用,共完成新(改)建污水管網18.8公里,提升了場鎮污水收集率和處理能力,解決生活污水直排問題。
另一個重點是實施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在觀音鎮污水處理廠與銅缽河河道之間,一個占地1.8萬平方米的濕地公園“誕生”。“其中種植的香蒲、菖蒲、美人蕉、風車草等多種水生植物,相當于安裝了一個大過濾池。”張妞介紹,觀音鎮污水處理廠的尾水流入濕地公園“過濾”后,再流入銅缽河,“換句話說,生活污水流入河流需過‘兩道關’。”
川渝聯手
加強河湖管理,全面提升水質
以牛角灘斷面點位為“支點”,這場治理行動覆蓋整個銅缽河流域。
銅缽河系渠江二級支流,流域面積916平方公里,經觀音鎮流入重慶市梁平區七星鎮。因地理狀況的特殊性,河流在川渝交界地帶曲折往復,形成流域內“互為上下游、互為左右岸”的交織狀態。
為全面提升銅缽河水質,川渝兩地聯手治污,明確了控制污染物排放、修復河湖生態環境、推進美麗河湖建設、提升流域管理能力4項重點任務,共實施包括觀音鎮污水處理廠二期項目在內的57個項目,總投入6.89億元。
流域內沿河畜禽養殖廢水排放,是流域治理的首要任務。比如,大竹縣制發“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設置沿河禁養區,對84個違規養殖場永久性關閉拆除,并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和常態化開展流域畜禽養殖巡查。
“明確和擴大了河湖管理保護范圍。”大竹縣生態環境局局長陳思萬介紹,該縣對縣域內銅缽河上游支流平灘河河道劃界18.6公里,新增一批綠地面積,以促進涵養河流水源,維護河流長治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