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程晨 四川在線記者 李丹 攝影  田程晨

  2022年是四川省有記錄以來,歷年來全省細顆粒物(PM2.5)濃度最低、重污染天數最少的一年……這是記者1月13日從生態環境廳獲悉的消息。據了解,2022年,我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除了空氣越來越好,全省水環境質量也有新突破,地表水203個國考斷面中,202個達到Ⅲ類以上水質,優良斷面占比99.5%。

  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2023年,我省將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除了推進空氣質量持續改善,還將不斷完善以Ⅱ類水為主體的目標體系,力爭2023年國省考核斷面全面穩定達標。

水清岸綠的江安河,市民在綠道騎行。水清岸綠的江安河,市民在綠道騎行。

  2022年:有記錄以來PM2.5濃度最低、重污染天數最少

  “2022年是我省有記錄以來,歷年來全省細顆粒物(PM2.5)濃度最低、重污染天數最少的一年?!鄙鷳B環境廳大氣環境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之所以這樣說,首先是PM2.5濃度和重度污染天數實現“雙下降”。數據顯示,2022年PM2.5平均濃度31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2.5%,重污染天數7天,同比減少8天,下降53%。此外,氮氧化物(NOx)和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量也實現“雙減排”,根據初步測算,NOx和VOCs兩項污染物總量指標分別減排2.38萬噸和1.01萬噸。

  而在水環境方面,2022年全省地表水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相關負責人透露,我省203個國考斷面,202個達到Ⅲ類以上水質,優良斷面占比99.5%,同比上升3.4個百分點,無V類、劣V類斷面;140個省考斷面,139個達到Ⅲ類以上水質,優良斷面占比99.3%;納入考核的全國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314個全部達標;安寧河、雅礱江、青衣江、赤水河、岷江、大渡河、涪江、渠江、黃河、嘉陵江10條流域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斷面占比均為100%。

  土壤環境方面,2022年,我省進一步完善土壤污染防治體系,強化土壤污染源頭防控,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先行示范區建設,土壤污染風險持續降低。記者也了解到,今年進一步加強建設用地聯動監管,先后4次更新《四川省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納入名錄地塊82個,累計移出名錄地塊26個,確保建設用地再開發安全利用。

成都市民在家中即可遙望雪山。成都市民在家中即可遙望雪山。

  “十四五”末:我省國考斷面Ⅱ類水質占比達到75%以上

  今年的空氣質量會更好嗎?河流會更清澈嗎?相信這是不少市民關心的問題。

  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具體來說,在大氣環境質量方面,秋冬季將聚焦PM2.5和重污染天氣防控、夏季聚焦臭氧污染防治、全年緊抓柴油貨車污染排放開展攻堅。此外,還將推進產業、能源、運輸結構優化調整,提升工業、運輸等領域清潔低碳水平,持續推進重點行業深度治理。而在協同增效方面,將聚焦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突出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強化多污染物協同減排,加強區域協同治理、聯防聯控。

  水生態環境方面,我省將不斷完善以Ⅱ類水為主體的目標體系,力爭2023年國省考核斷面全面穩定達標。此外,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還透露,到“十四五”末,我省國考斷面Ⅱ類水質占比將力爭達到75%以上,1—2個市州穩定進入全國前30位排名,水環境質量始終保持在全國前列。

  土壤環境方面,繼續做好農用地、工礦用地、建設用地(“三塊地”)土壤環境管理,加大重點監管單位土壤污染隱患排查工作力度,推動涉鎘整治清單中140家問題企業完成整治工作。持續推進瀘州市國家先行區和四川省長江黃河上游土壤風險管控區建設,加快實施9個國家“102重大工程”土壤污染源頭防控項目,深入開展耕地土壤重金屬成因排查分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