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劉佳

  2月即將來臨,四川多項新規將施行。其中,舉報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最高獎勵20萬、生育登記服務更便民、多種情形“不予行政處罰”等消息備受關注,一起來看看。

  新版《四川省生育登記服務管理辦法》2月15日起施行

  《四川省生育登記服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于2月15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在生育登記、信息共享等方面更加便民。

  《辦法》更改了對登記對象是否結婚的條件設置,將“夫妻應當在生育前進行生育登記”更改為“凡生育子女的公民,均應辦理生育登記”。更改了辦理生育登記時對生育數量的要求,明確“凡生育子女的公民,均應辦理生育登記”。簡化了生育登記的要求,規定網上辦理生育登記時,可通過相關信息系統調取身份證或有效證件電子證照的,不再上傳身份證明材料。增加了信息共享的要求,如增加了“婚育一件事”一次辦、生育登記信息共享、電子證照共享等內容。

  2月1日起,四川這些行為不予行政處罰

  《四川省市場監管領域不予行政處罰、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適用規則》(以下簡稱“雙不”新規)將于2月1日起正式施行。“雙不”新規以清單形式明確了不予行政處罰和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市場監管領域部分違法行為。這也是我省推進完善市場監管包容審慎監管體系,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的創新舉措。

  “雙不”新規是《四川省市場監管領域“首違不罰”清單適用規則(試行)》的升級版,采取條文+清單+配套文書的結構框架。條文共17條,規定了不予行政處罰和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涵義、適用原則、具體情形和執行程序等內容。《四川省市場監管領域不予行政處罰、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清單》涉及登記注冊類、廣告監管類、市場秩序類、知識產權類、網絡交易類、產品質量類、認證認可類、計量監管類、特種設備類、食品監管類、其他類等11類共計163個事項。

  記者注意到,新規安全底線清晰,明確對于涉及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觸犯食品、藥品、特種設備、重要工業產品質量等“三品一特”安全底線,發生公共衛生等突發事件時違反突發事件應對措施等的行為,市場監管部門將堅決依法予以查處。同時,也是有“力度”的助企紓困,最大程度擴大市場監管領域包容審慎的空間和范圍,最大范圍統一全省市場監管領域包容審慎裁量規則和共識。新規還積極推行少用、慎用財產罰措施,促進柔性執法與自覺守法相互融合,充分釋放執法善意。

  舉報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最高獎勵20萬

  四川省醫療保障局、四川省財政廳聯合印發《四川省違法違規使用醫療保障基金舉報獎勵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該《辦法》將于2023年2月1日正式施行。

  《辦法》明確了舉報獎勵適用范圍,獎勵的原則、條件、標準、發放、領取、兌付、收回等有關內容,規定獎勵范圍為“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行為”,設置獎金上限為20萬元,下限為200元。同時,對于舉報人通過偽造材料、隱瞞事實等方式騙取舉報獎勵的情形,明確醫保行政部門有權收回違法違規領取的獎勵,并依法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辦法》明確,舉報人可以直接向涉嫌違法違規使用醫療保障基金行為發生地或機構(人員)所在地醫療保障部門舉報,也可以向上級醫療保障行政部門進行舉報。(四川省醫保局舉報電話:028-86532510)

  四川各市州也有多個新規將于2月實施,一起來看看。

  《成都市大遺址保護條例》將于2月1日起施行

  《成都市大遺址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3年2月1日起施行。據了解,《條例》所稱大遺址,是指由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具有反映成都歷史文化信息,規模宏大、價值重大、影響深遠等特點的大型聚落、城址、窯址、陵寢墓葬、古驛道、古代農田水利設施等遺址、遺址群及文化景觀。

  《條例》指出,市和區(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將大遺址的保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加強大遺址保護管理機構建設,建立大遺址保護工作協調機制研究解決相關重大問題,促進大遺址保護與當地社會、經濟、環境協調發展。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按照職責做好本轄區內的大遺址保護工作。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依法保護大遺址的義務。對破壞大遺址、盜掘文物以及其他有損于大遺址保護的行為有權進行勸阻和舉報。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全國重點、省級、市級、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符合大遺址申報條件的,其所在地區(市)縣人民政府可以申報大遺址。

  《條例》鼓勵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創新文物展示方式,利用媒體廣泛宣傳大遺址蘊含的文化精髓和時代價值。鼓勵利用大遺址開展教育教學研學等社會實踐活動,發揮大遺址的公共文化服務和社會教育功能。成都市鼓勵開展大遺址相關的文化交流、文藝創作、文化創意和旅游產品開發,在確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豐富文化體驗場景,推進文化遺產開發利用與創意設計、旅游、鄉村振興有機融合,實現文化遺產資源社會共享和活化利用。成都市鼓勵跨區域協同開展大遺址保護利用,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推進文物交流與合作,建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雙邊、多邊文物保護合作交流機制。

  《遂寧市城區農貿市場管理條例》2月1日起正式施行

  《遂寧市城區農貿市場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于2023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據了解,遂寧也是全省設區市中首個開展農貿市場管理立法的城市。

  《條例》明確,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農貿市場擅自設立活禽屠宰點,非法屠宰活禽。針對市民廣泛關注的“臟亂差”這個老大難問題提出了三項措施:要求市場開辦者建立食用農產品抽樣檢驗制度,定期檢查市場內是否存在過期、變質、偽劣食品;保持市場內通道暢通、容貌美觀和環境衛生整潔;指定機動車、非機動車停放區域。此外《條例》還對農貿市場經營秩序、基礎配套設施建設、自產食用農產品銷售、智慧農貿市場建設等提出了規范要求。

  全國范圍還有這些重磅新規——

  為加強銀行業保險業監管統計管理,規范監管統計行為,提升監管統計質效,中國銀保監會近日發布《銀行保險監管統計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自2023年2月1日起施行。《辦法》的發布和實施,統一了銀行業保險業監管統計制度,為解決當前監管統計工作實際問題提供制度支撐,進一步夯實統計工作基礎,對銀行業保險業監管統計工作具有指導性作用。

  證監會發布的《證券經紀業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2023年2月28日起施行。《辦法》按照“回歸本源、豐富內涵、加強規制、有序發展、保護客戶”的思路,從經紀業務內涵、客戶行為管理、具體業務流程、客戶權益保護、內控合規管控、行政監管問責六個方面作出規定。

  作為規范烈士安葬工作的專項部門規章,新修訂的《烈士安葬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2023年2月1日起施行。《辦法》堅持問題導向和系統思維,立足工作實際,著力解決烈士送迎和安葬儀式不夠規范、程序不夠健全,失蹤烈士不方便祭掃紀念等問題,對烈士安葬程序、儀式環節、服務管理等方面作出了詳細規定。同時,注重政策融合,特別是與戰時犧牲烈士收殮安葬、境外烈士遺骸歸國安葬等政策有效銜接,力求為烈士安葬工作提供層次分明、內容完備的政策制度保障,實現烈士褒揚法規政策體系有機統一。

  為規范工業節能監察行為,進一步抓好工業節能監察工作,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工業節能監察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2023年2月1日開始施行。《辦法》主要明確了工業節能監察的含義、職責分工、實施主體和內容,規范了工業節能監察實施程序及處置措施。出臺《辦法》,旨在理順工業節能監察職責分工,健全工業節能監察體系,為各級工業節能監察部門開展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部分根據人民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