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航拍川南城際鐵路自宜線宜賓臨港公鐵兩用長江大橋建設一景。 蘭鋒 攝(視覺四川)1月5日,航拍川南城際鐵路自宜線宜賓臨港公鐵兩用長江大橋建設一景。 蘭鋒 攝(視覺四川)

  編 者 的 話

  一年春作首,萬象始更新。

  農歷癸卯兔年已經到來,蜀中大地,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由南至北,蓄積一冬的力量正被春耕的腳步喚醒;從盆地到高原,汽笛長鳴、馬達聲聲,一種“開局就是決戰、起跑就要沖刺”的奮進之力充盈于天府之國的每個角落。開好局、起好步!今日起,本報將連續三天發表述評文章,圍繞穩增長、促發展、強信心三個方面,展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開局之年的新場景。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守帥 高敬

  人勤春來早,實干啟新程。冰天雪地中,上千名建設者在位于甘孜州雅江縣的柯拉光伏電站項目火熱施工,奮戰節點無比明確——全力確保這一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補電站在年內并網發電。

  新春佳節時,蜀中大地一條條生產線持續運轉、一個個商貿服務企業“不打烊”,強烈共識如潮涌動——抓住用好當前消費強勢復蘇有利條件,加速推動市場回歸“煙火氣”。

  機器聲、吆喝聲、喧鬧聲,聲聲悅耳,巴蜀大地呈現建設忙、消費熱、干勁足的動人場景。從元旦到春節,從2023年開端到農歷癸卯年伊始,全省上下“穩增長”的主旋律始終高昂。

  四川確立的年度目標催人奮進: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盡最大努力爭取更好結果,確保總量突破6萬億元。

  開局就是決戰、起跑就要沖刺,全省各地各部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認真落實省委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總牽引”“總抓手”“總思路”重要部署,全力以赴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穩在措施精準因時因勢完善穩增長政策舉措

  1月17日,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后兩天、春節假期開始前四天,四川2023年首批次9只政府債券成功發行,籌集資金578億元,重點支持發展急需、群眾期盼、遲早要干、準備充分、條件成熟的優質項目建設。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去年10月,我省有關方面即梳理申報專項債券項目7300余個,此后1個月,財政部下達四川2023年提前批新增政府債務限額1566億元,資金保障實現先謀快動。

  把握經濟工作主動權,恰在搶前抓早。今年1月3日,元旦節后上班第一天,我省即舉辦2023年第一季度重大項目現場推進活動,共推進總投資達7483.7億元的423個項目,涉及能源、交通、水利、現代產業、教育衛生、城市更新等領域,吹響奮力沖刺一季度“開門紅”的沖鋒號。

  走過極不平凡的2022年,全省上下乘勢而上開新局的勁頭正猛。四川去年一季度GDP增速5.3%、上半年增速2.8%、前三季度增速1.5%、全年增速2.9%,經濟運行走出一條從震蕩下行到快速回升的堅強曲線。

  “堅強”,在于四川去年面臨多重困難疊加、多種風險交織、多條戰線作戰的嚴峻形勢:既有全國性的不利因素影響,特別是新冠疫情高發頻發,對經濟造成持續反復沖擊;也有出現在四川的超預期因素疊加,罕見高溫干旱災害來襲,連續遭遇3次6.0級及以上地震,接連發生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災害,2022年成為四川過去5年經受考驗最多、挑戰最大的一年。

  “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因時因勢完善政策舉措,向最難之處攻堅,盡最大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

  去年1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投資7條”,激勵各地全力以赴抓項目,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持續發揮投資對經濟穩增長關鍵作用;財政廳會同相關部門聯合制發“財稅10條”,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給予大力扶持;

  去年5月,省發展改革委、經信廳、財政廳等13部門聯合出臺“工業14條”,從穩運行、擴需求、解難題、增動能和優環境等5方面,推動工業經濟穩定發展和高質量發展;商務廳、財政廳聯合出臺“消費6條”,明確鼓勵市(州)面向餐飲、零售等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發放消費券;

  去年6月,省政府出臺“穩增長30條”,系統集成此前全省已印發實施的穩增長政策,拿出更多實招、硬招,加快財稅政策落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著力穩投資促消費、穩定產業鏈供應鏈。

  此外,為強化用地等自然資源要素保障,自然資源廳在去年6月發布“自然資源10條”基礎上,去年9月再出“13條”,針對性解決耕地保護與發展保障、規劃和計劃指標、土地礦產資源高效利用等方面的難題。四川由此打出“組合拳”,形成穩增長的政策合力。

  非常之時,當以非常之舉;非常之事,當盡非常之力。去年9月,巴蜀大地全面鋪開“決戰四季度、大干一百天”攻堅行動,奏響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的最強音。

  拼與不拼大不一樣。受去年罕見高溫影響,全省1.3萬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一時因缺電被迫停產。決戰四季度中,全省企業加班加點、人休機不休,努力把時間搶回來、把進度趕上來、把損失補起來。

  再看這條驚心動魄的曲線:去年7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月同比下降11.0%,9月恢復至同比增長5.6%,10月同比增長9.8%、11月同比增長7.9%、12月同比增長7.5%……在承壓前行中,四川工業實現來之不易的“V型”反轉、逆風翻盤。

  延續良好態勢,今年春節期間,全省約3500戶規上工業企業組織加班生產,比去年春節假日期間開工的規上工業企業多1100余戶。節后上班第一天,全省規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率達63%,高于去年同期8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