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足 基于省情判斷,防范應對水平有差距
“體制機制有待完善、本質安全基礎較為薄弱、災害防范應對水平有差距、救援力量體系不夠健全、應急保障能力尚有不足。”應急管理廳主要負責人直言不足,“這是基于四川省情實際判斷,冬春防火、夏秋防汛、四季防地災、全年防地震,亟需破解的難題很多。每一次災害處置,既是對應急能力的考驗,也是發現不足和補短板的過程。”
“以前,區域協同作戰是我們的短板,但隨著我們救援中心的建立和投入使用,可以得到很大改善。”上述負責人道出了今年的工作安排:將從多個維度全方位提升應急能力,救援力量建設、強化演練和裝備配套、基層應急管理機制將是重點。
他補充說,救援力量建設方面,我省將落實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整合改革方案及相關配套政策,全力支持“國家隊”建設;持續優化救援力量布局,構建成都平原、川南、川東北、攀西、川西北5個區域救援協同區;建強礦山、危化、隧道等救援攻堅力量,支持國家安全生產救援隊伍發展。
強化預案演練和裝備配備方面,將根據即將出臺的國家突發事件總體預案,開展新一輪應急預案制修訂工作,加快推廣全國基層應急預案體系建設試點;舉行省級2023年綜合實戰演練、森林草原火災應急演練等;加快補齊常規救援裝備,加大先進適用裝備配備力度。
強部署 完善體制機制,多個具體事項推進
“體制機制需進一步完善”是很多與會者提及的話題之一。
對此,會議明確了部分具體事宜。以明晰權責一致的責任體系為例,將督促企業落實第一責任人制度,提請地方黨委政府明確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職責清單,推動建立礦山、消防、工貿等行業的專業委員會。
強調一個“實”字。我省將加快建設省、市、縣應急指揮部,強化應急管理統籌協調;建立重特大災害事故處置中成員單位集中辦公、快速反應、實戰化運行模式;完善省級、省內毗鄰地區災害事故聯防聯控機制……
安全生產是企業發展的“基石”。我省將繼續推進安全生產風險專項整治。其中,明確了多個重點任務和具體行動。例如,將持續深化十五條硬措施,深入推進安全生產領域重大隱患專項整治,開展建筑工程安全生產治理和鞏固提升行動、全覆蓋重大危險源企業督導檢查、“2023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專項執法行動。
強化監管與服務并重。“這是首次提出堅持嚴格監管、熱情服務,將惠企助企融入日常監管。”應急管理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我省應急管理系統將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分級分類動態管理的監管體系;采取集中培訓、重點授課等形式,對企業人員開展安全教育培訓;開展復工復產“一礦一策”幫扶,指導煤礦優化整改措施,不斷釋放優質產能。
推進源頭管控關口前移。健全完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深化“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行動計劃落實;新創建一批安全發展示范城市、安全社區和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加快出臺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定級實施辦法、安全生產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辦法,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