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商家不詳

  目前市面上售賣的調味電子煙,均為非國標產品,一經售出并無售后,這是賣家和買家心照不宣的秘密。在小王那里購買的非國標電子煙產品,一概無售后,且存在產品被物流扣下的可能性。一般情況下,下單后兩天沒有物流信息,他會直接退款。

  在市面上,“奶茶杯”品類眾多,但正規品牌寥寥無幾。雖然部分產品打上了WDG、純霧森林等品牌logo,但正規品牌早已停止生產調味電子煙。

  2022年10月8日,WDG在官方公眾號上發布聲明稱,公司已在2022年9月25日停止生產WDG Mini Cup(迷你杯)一次性產品,“對于坊間傳聞,‘公司有復產,并每天出貨’,均為不實消息,純屬造謠!據查證,皆為假冒偽劣產品。”

  同樣深受消費者喜愛的純霧系列產品也并非官方制作。2022年9月30日,純霧森林發布公告稱,“我司電子煙/霧化器從2022年10月1日起暫停所有分銷業務。”

  盜版橫生,同一產品在不同拿貨渠道的價格和質量也截然不同。

  消費者小文今年1月初花75元購買了某品牌調味電子煙,吸食兩次后便不再出煙;隨后她便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帖子,評論區里,煙代報價從35元到85元,最終她以35元價格購買了同款“奶茶杯”。

  在網絡平臺,不少網友發文表示,吸食了“三無”調味電子煙會出現眩暈、胸悶、惡心等癥狀。此前,曾有知名網絡測評博主對某款產品進行了拆解測評,經專業檢查后發現,其揮發物里含有50多種有機物,不但有一半的物質與電子煙的煙彈物質相似,甚至還有一級致癌物——甲醛。

  律師說法:非法生產銷售電子煙將獲刑

  《電子煙管理辦法》第十九條明確了電子煙應當通過技術評審,并在電子煙交易管理平臺進行交易。調味電子煙不符合國家標準,無法通過電子煙技術評審,也就無法通過電子煙交易平臺進行交易。

  龔嘉璇表示,如發現生產或銷售調味電子煙的行為,應首先對該調味電子煙的成份進行檢驗,如果檢出煙堿,則很大程度上可認定該調味電子煙屬于煙草專賣制品,一般按照非法生產、經營煙草專賣品定罪論處;如成份鑒定表明,該調味電子煙不含煙堿,則應當根據電子煙管理辦法與煙草專賣法規的關聯關系作進一步論證推定;此外,如果電子煙里含有大麻素等成份,可能涉嫌毒品犯罪的相關罪名。

  龔嘉璇認為,要整治調味電子煙亂象,首先要嚴格執行電子煙國家標準,提高電子煙的產品質量。只有嚴格執行相關標準,才能杜絕偽劣產品橫行,提高電子煙產品門檻。其次,要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明確監管職責,嚴格規范管控電子煙生產、批發、銷售、運輸等所有環節。

  此外,相關社交平臺也應提高審查力度,實時監控在社交平臺發布的電子煙銷售信息,進行屏蔽、刪除關鍵詞和圖片,建立良好的網絡環境,擴大監管范圍,全方面打擊關閉調味電子煙線上銷售渠道,加大違法涉煙廣告的打擊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