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雨萌 四川在線記者 薛劍
2月3日,記者從四川省體育局獲悉,四川省體育產業專題工作會議日前舉行,在此次會議上,四川省體育局提出要在2023年加大政策引導,通過大力發展體育場館補足全省人均場地面積等方面,促進四川體育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此前在2023年全省體育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要將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推向新的高度,加快推進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推動構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力爭2023年全省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或超過2.34平方米,力爭2023年全省新建、改擴建體育公園27個。打造綠色便捷全民健身新載體,著力構建四級體育公園體系,有序推動場館開放服務提質增效。為此,本次會議提出,要著重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支持災后重建體育場地設施,恢復提升體育服務功能;指導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支持引入社會資本,投入到體育公園、全民健身中心等場地設施建設;加快推進華西壩“國際體育公園城”、四川體育職業學院改(擴)建等重點項目建設。
此外,更要紓困解難,創新政策助力體育企業發展,持續暢通體育企業與金融機構的合作機制,推動各級建立體育企業培育庫,扶持有發展潛力的企業作示范。要進一步創評國家體育產業基地、培育省級體育產業基地、體育旅游示范基地,完善四川省體育產業示范類項目培育庫,還要進一步促進區域融合、體旅融合,促進體育產業聚集發展。會議指出,要創新消費模式,豐富群眾體育消費場景,加大賽事供給,持續舉辦系列賽事活動,并監督責任彩票建設,積極發揮體育彩票公益屬性;保障方面,出臺《關于加快發展體育制造業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開展商業性體育賽事活動監管工作,認真開展經濟普查,針對冰雪運動、三大球等開展專項統計調查,為重點體育領域精準決策提供數據保障。
2022年,四川體育產業持續穩步發展。截止2022年底,全國首創“體育貸”全年放貸金額超過一億元,華西壩“國際體育公園城”、四川體育職業學院太平寺校區改擴建一期工程等重大項目實現開工建設。與此同時,發揮四川“暖雪”優勢,大力發展冰雪運動,全省現有營業冰雪場地35個,全年參與冰雪運動人數突破1000萬人次。成都市高標準創建國家體育消費示范城市,創辦中國(成都)生活體育大會,激發了體育消費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