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王成棟/文李強/圖
此前,四川省委、省政府印發《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了四川建設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的“規劃圖”。《方案》有哪些特點?2月8日,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兔年春節后首場新聞發布會上,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徐芝文介紹了《方案》的三大特點:三個階段建設目標、“1531”建設布局、十個方面重點任務。

具體來說,《方案》對標中央關于建設農業強國的戰略部署,分三個階段提出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的建設目標。其中,第一階段到2025年,“天府糧倉”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第二階段到2030年,“天府糧倉”建設目標基本實現,糧食產量提高到3750萬噸以上、“菜籃子”產品生產基本實現現代化、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目標任務、永久基本農田基本建成高標準農田等;第三階段到2035年,基本實現糧食安全和食物供給保障能力強、農業基礎強、科技裝備強、經營服務強、抗風險能力強、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強的農業現代化強省目標。
在建設布局上,《方案》提出,要按照“一帶、五區、三十集群、千個園區”布局整體推進。
“一帶”,即以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建設為引領,輻射帶動全省現代農業加快發展。“五區”,即根據氣候、地形、發展程度等方面的差異,分區域明確成都平原、盆地丘陵、盆周山區、攀西地區、川西高原的重點產業和主攻方向。例如,成都平原“天府糧倉”核心區,主要發展稻麥、稻油、稻菜輪作和稻魚綜合種養等,逐步實現平原地區以糧為主。“三十集群”,則圍繞優勢特色產業,按照全產業鏈開發、全價值鏈提升的思路,集中打造30個國家和省級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千個園區”,即按照以糧為主、糧經飼統籌、一二三產業融合的思路,分級分類建設1000個具有較強示范帶動作用的國家和省級、市級現代農業園區。
此外,《方案》聚焦補短板、強弱項,提出了十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分別是:守牢建好天府良田、推進糧食生產提質增效、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強化農業科技引領、加快農業裝備現代化、加快農業園區和產業集群發展、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發展現代食品產業、提高農業經營服務組織化程度和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
徐芝文透露,為了將“規劃圖”轉化成”施工圖“,《方案》還提出了加強組織領導、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加強農村金融服務、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強化考評激勵等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