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報-法治四川新聞客戶端訊(張莉)眾所周知,狗咬傷人時,狗主人要賠償,那狗咬傷狗,狗的治療費又該如何分擔?日前,眉山市東坡區法院萬勝法庭審結了一起飼養動物損害責任糾紛案件,原、被告雙方各執一詞,法官如何判決?
原告宋某、被告劉某系同村村民。某日下午,被告飼養的黃色大型犬沖入原告家中院壩內,將原告飼養的白色小型犬咬傷后逃跑。因原告家中無人居住,3日后,原告才發現小型犬被咬傷,后原告找被告協商,雙方對賠償事宜未達成一致意見。原告獨自將小型犬送到寵物診所治療,花費治療費用共計3000余元。后原告將被告訴至東坡區法院,請求被告賠償經濟損失3000余元、精神損害賠償金1000元。
經審理查明,本案系飼養動物侵權責任糾紛。在庭審中,被告辯稱自己非黃色大型犬的飼養人,但并未提供證據證明,經法官實地走訪調取證據,結合原告家中監控視頻、原被告通話錄音,認定被告系黃色大型犬的飼養人。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被告飼養的黃色大型犬造成原告飼養的白色小型犬受傷,被告應承擔侵權責任;原告對飼養的白色小型犬疏于管理,事發3天后才發現受傷,原告對白色小型犬傷情的擴大存在過錯。
經法院酌情認定,被告對原告損失承擔70%的責任,原告自行承擔30%的責任,判處被告應賠償原告損失2271.5元;對于原告主張的精神損害賠償金1000元,因其并未舉證證明其飼養的白色小型犬對其具有特定的人身意義,結合白色小型犬的傷情情況,對原告主張的精神損害賠償金1000元,法院不予支持。●法官說法
飼養犬只不僅給人們帶來精神慰藉,其也兼具看家的功能,但其本身存在一定的攻擊性,作為動物飼養人不應忽視。
法官在此提醒廣大動物飼養人,在享受寵物飼養樂趣的同時,要對自家的寵物盡到看護、管理責任,自覺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做到文明養犬、安全養犬。
●法條鏈接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條 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條 被侵權人對同一損害的發生或擴大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