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蔣君芳 秦勇 張斌 張敏 高杲 祖明遠 陳秋吉 薛維睿 袁城霖
近日,四川日報全媒體推出“關注核酸采樣亭”系列報道,引發了較高社會關注度,網友、市民紛紛踴躍參與話題討論、留言建議。
該組報道同樣也引起了省內各市州有關部門的注意。不少市州相關部門,通過川觀新聞、問政四川,第一時間回應網友和市民關切,出臺不同辦法穩妥處置閑置核酸采樣亭。
川觀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根據具體情況,各地對閑置核酸采樣亭的處置方式也有所不同,主要包括拆除移走、保持原樣、改造利用等。
方式一:拆除移走
疫情期間,廣元先后在全市建立122個便民核酸采樣點。廣元市衛健委宣傳科科長陶偉介紹,目前,除利州區城區內人口密集區保留了2處外,其余點位已全部撤銷。“撤銷點位主要是各醫療機構在醫院門口、廣場、人口密集區的人行道上臨時搭建的核酸采樣點。這些點位的采樣點很多都是臨時帳篷形態,拆起來比較容易。”
在巴中市恩陽區,26個便民核酸采樣點已被拆除。巴中市恩陽區衛生健康局宣傳與健康促進股股長杜麗解釋說:“城區內便民核酸采樣點都是臨時搭建的帳篷,改造意義不大。幾個核酸采樣亭主要分布在高速公路卡口,由于位置處于下高速路段,改造需考慮停車和安全等問題,相對復雜,所以也進行了拆除。”
資陽市的情況也十分相似。雁江區核酸篩查工作組聯絡員蔣利瓊介紹說,資陽市城區內便民核酸采樣點位主要為租賃板房改造而成,為臨時用房,分布在廣場、商場等地。“隨著疫情防控措施調整優化,大部分便民核酸采樣點位停止租用,被租賃公司運走;少部分核酸采樣點位曾被改造成臨時發熱診室,分布在廣場及商場附近,但由于目前利用率不高,且有市民投訴占用了公共空間,已被拆除。”
方式二:轉運至醫療單位或保持原貌
川觀新聞記者從南充市嘉陵區衛生健康局獲悉,該局已于日前下發了關于調整分配核酸采樣艙的通知,決定將城區41個核酸采樣艙重新分配到各醫療衛生單位,各醫療衛生單位需在2月20日前將核酸采樣艙自行轉運至本單位,并按固定資產管理要求保存好采樣艙,并予以合理使用,不能隨意拆分采樣艙改變其結構。
“分配到我們醫院的兩個采樣艙,均已用作手足口病等傳染性疾病的咽拭子采集防護艙,遇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也可以派上用場。”南充市嘉陵區中醫醫院醫務科科長陳映先說。
嘉陵區衛生健康局相關負責人解釋說,各核酸采樣艙屬于國有資產,將各個核酸采樣艙所有權固定在各個醫院,一方面方便各核酸采樣艙在各醫療衛生單位能夠發揮作用;另一方面方便登記造冊,了解去向。
同樣是保持原貌,但雅安市的情況有所不同。
雅安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雅安核酸采樣亭的處置情況有些特殊,“因大部分采樣亭來自去年地震后外界捐贈,捐贈項目有相關要求,不能隨意處置或改變用途,所以目前是由各縣區做好固定資產登記,維持保護核酸采樣亭面貌,暫無后續處置方案。”
方式三:改造利用
還有不少市州選擇了改造利用這一方式。
“我注意到,有不少網友提到可以將核酸采樣亭改造成休息室,這和我們的想法不謀而合。”自貢市大安區委組織部副部長謝榮旭介紹說,以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快遞員等為代表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已成為勞動力大軍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自貢大安區計劃把目前3個處于閑置狀態的核酸采樣亭打造成暖心驛站,“他們可以在驛站里喝水休息吹空調,還可以充電、熱飯。暖心驛站實行自我管理,勞動者們在里面休息時,輪班把驛站清潔衛生搞好,行業綜合黨委支持相應的運營維護經費。”
綿陽市衛健委相關科室負責人介紹,在完成核酸采樣任務后,綿陽市委市政府為方便社區群眾健康需求,決定將其改建為健康驛站。目前第一批主城區的40個驛站已進入設備采購階段,其余部分將根據需求陸續改造。“健康驛站相當于一個縮小版體檢中心,能為群眾提供日常血氧濃度監測等健康服務,還能為居民提供手機充電等便民服務。”
在達州市渠縣,原本設置在交通卡口的便民核酸采樣點被就地轉換為“返鄉返崗人員服務驛站”,提供個人防護知識宣傳和政策咨詢、用工信息等其他服務。“交通口上外出返鄉人員相對比較集中,是一個比較好的政策宣傳點位。”渠縣農民工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互動話題]
大量閑置街頭,核酸采樣亭何去何從?
親愛的讀者朋友:核酸采樣亭下一步該怎么處置?如何更好發揮其作用?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和想法?歡迎在本文評論區留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