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資報記者 薛蕾

  2月14日,國家藥監局官網發布通告稱,在2022年國家化妝品監督抽檢工作中,共發現15批次化妝品不合規。值得一提的是,13日,國家藥監局發布了《關于51批次不符合規定化妝品的通告》,涉及染發、洗發、防曬、面膜等產品,其中歐萊雅集團旗下多款產品上榜。

  有觀點認為,藥監局頻繁抽查化妝品行業,說明對化妝品行業監管將進入強監管時代。四川藥品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對金融投資報記者表示,屬正常工作,不建議過度解讀。

  知名產品被查

  《國家藥監局關于15批次化妝品檢出禁用原料的通告(2023年第10號)》顯示,經上海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等單位檢驗,產品標簽標示為委托方濟南赤道經貿有限公司、被委托方廣州市碧瑩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韓聖伊薰衣草祛痘原漿液等15批次化妝品,檢出《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年版)》中規定的禁用原料。其中,上述標簽標示名稱為清詩帕潤凈潔發乳等2批次化妝品檢出禁用原料的同時,還存在甲基氯異噻唑啉酮和甲基異噻唑啉酮與氯化鎂及硝酸鎂的混合物(甲基氯異噻唑啉酮:甲基異噻唑啉酮為3:1)檢出結果不符合規定的問題。

  而在13日發布的《關于51批次不符合規定化妝品的通告》中,主要涉及染發、洗發、防曬、面膜等產品,不合格主要原因為成分比對、菌落總數等不符合規定。其中巴黎歐萊雅、蘭蔻、蘭姿等產品上榜。

  根據國家藥監局通報信息,要求當地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對上述不符合規定的化妝品涉及的注冊人、備案人、受托生產企業依法立案調查,責令相關企業立即依法采取風險控制措施并自查整改;各省(區、市)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相關化妝品經營者立即停止經營上述化妝品,依法調查其進貨查驗記錄等情況,對違法產品進行追根溯源;發現違法行為的,依法嚴肅查處;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機關。

  今年已7次抽檢

  金融投資報記者發現,截至2023年2月15日,本年度國家藥監局已7次抽檢化妝品行業,共超240批次產品被查,被查主因為“不符合規定”及“檢出禁用原料”。

  近年來,國家出具了多條針對化妝品行業的監管政策文件。如2021年初,國務院頒布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正式實施,該條例從備案、宣傳、違規懲罰等多層面進行了嚴格的規范;2021年5月,《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規范》、《化妝品標簽管理辦法》正式實施;2022年7月,《化妝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正式實施;2022年9月,《國家藥監局關于正式實施化妝品電子注冊證的公告》正式實施;2022年10月,《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管理辦法》正式實施;2023年1月12日,國家藥監局發布了《化妝品抽樣檢驗管理辦法》,將于3月1日起正式實施。

  有媒體表示,隨著《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的實施,以及相關配套法規條例的陸續落地,化妝品行業將會迎來強監管時代。

  對化妝品行業影響,業內人士佳佳(化名)有不同看法?!安缓弦幍幕瘖y品會對化妝品行業造成負面影響,消費者會對整個行業失去信任,這將導致銷售下降和消費者購買意愿減弱?;瘖y品生產企業也可能因此遭受罰款或其他懲罰,從而影響企業的聲譽和經濟利益?!奔鸭言诮邮芙鹑谕顿Y報記者采訪時說道。

  佳佳認為,為減少不合規化妝品數量,化妝品行業需要加強監管和質量控制。化妝品企業應該認真履行法律法規和質量標準要求,加強自我監管,從源頭上把控化妝品的原材料、生產工藝和產品質量。同時,監管部門應該加強對化妝品行業的監督,嚴格抽檢化妝品,及時公布不合規情況,對不合規企業進行嚴厲的懲罰。消費者也應該提高警惕,了解產品成分和質量,并選擇有信譽、質量可靠的品牌和產品。

  四川省藥監局:監管從未放松

  四川藥監局如何看待國家藥監局頻繁查處化妝品行業?

  金融投資報記者以化妝品意向生產商身份致電四川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抽檢化妝品企業是藥監局正常工作,不建議做額外解讀?!啊畯姳O管’這個詞放在現在來看本身就有問題,因為我們對化妝品行業的抽檢從來沒松過;而且,全國沒有哪個地方不是強監管,也不是專門針對化妝品行業。前兩年相關法律法規出臺后,對化妝品要求更為嚴格?!?/p>

  有觀點認為,國家藥監局對化妝品行業頻繁監管,對化妝品創業者也會有不小影響。上述工作人員表示,“如果是作為化妝品生產者進入化妝品行業,確實要求相較往年更高了,但化妝品行業體量較大,創業者只要合法和經營,就不必被負面消息影響?!?/p>

  “進入行業之前,將新的條例和生產經營方法研究透徹,尤其要仔細看《化妝品生產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和《化妝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研究好條例之后,再比對自己實際情況,來選擇到底要不要進入行業?!惫ぷ魅藛T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