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在巴蜀大地希望的田野上,一派備耕備種的繁忙景象。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的出爐,更猶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看了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令我感受最深的是文件中所說的‘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將農業發展與國家富強緊密地連接在了一起。”西科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周小東說。金融投資報記者在采訪中獲悉,作為農業大省的四川,不少的涉農企業紛紛表示,希望隨著一號文件的落地,使自身業務獲得進一步發展。

  ■本報記者 楊成萬

  四川分三階段建設“天府糧倉”

  一號文件明確,確保全國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一號文件提出了不少實施路徑,其中之一是嚴格省級黨委和政府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四川正在建設的“天府糧倉”就是保護耕地之舉。

  “天府糧倉”建設將分三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到2025年“天府糧倉”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第二階段,到2030年“天府糧倉”建設目標基本實現,糧食產量提高到3750萬噸以上;第三階段,到2035年基本實現糧食安全和食物供給保障能力強、農業基礎強、科技裝備強、經營服務強、抗風險能力強、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強的農業現代化強省目標。

  一號文件提出,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全面實施生物育種重大項目,扎實推進國家育種聯合攻關和畜禽遺傳改良計劃,加快培育高產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等新品種。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種產業化步伐,有序擴大試點范圍。

  從事雜交水稻種子研發、生產、銷售的西科集團表示,公司將做好農莊式生產基地平臺、農資連鎖與服務平臺,全面提升公司科技創新能力,將公司打造成具有綜合競爭力的現代農業產業化集團企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號文件要求加緊研發大型智能農機裝備、丘陵山區適用小型機械和園藝機械。完善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探索與作業量掛鉤的補貼辦法。

  對此,吉峰科技信心滿滿:“在公司目前的主營業務中,制造板塊主要是制造免耕機、精播機、深松機及深松整地機等系列產品。下一步,公司將進一步對農機行業進行整合,做大做強主營業務。”

  新希望今年擬出欄生豬1850萬頭

  一號文件提出,落實生豬穩產保供省負總責要求,強化以能繁母豬為主的生豬產能調控。四川省作為全國全國生豬生產大省,面對“豬周期”影響,建立了豬肉收儲機制。

  而作為企業層面來講,新希望相關負責人稱,目前公司擁能繁母豬產能90萬頭、種豬產能160多萬頭。同時擁有育肥場欄位規模在260萬頭左右,加上重新改建、在建的220萬頭,使育肥場產能接近480萬頭。力爭在2023年出欄1850萬頭生豬。上市川企通威股份為養殖戶提供一攬子產品方案。目前在全國范圍內形成合作關系的養殖戶超過30萬戶,估算養殖戶池塘面積1000萬畝。

  “菜籃子”同樣是一號文件關注的焦點。2月10日,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在成都召開了蔬菜種業發展座談會。會議要求,全力打造蔬菜育繁推一體化的產業生態鏈,建成中國南方蔬菜種業“創新硅谷”。

  一號文件同時提出,完善棉花目標價格政策。繼續實施糖料蔗良種良法技術推廣補助政策。完善天然橡膠扶持政策。發揮農產品國際貿易作用,深入實施農產品進口多元化戰略。

  四川鄉村振興引導基金已募資40億

  一號文件要求健全鄉村振興多元投入機制。堅持把農業農村作為一般公共預算優先保障領域,壓實地方政府投入責任。

  來自四川省財政廳的消息顯示,截至目前,已籌集下達2023年農業相關轉移支付資金111億元,支持各地堅決打贏促春管保春播攻堅戰,力爭實現糧食生產“開門紅”,全面夯實全年糧食和農業豐收基礎。

  作為中國式現代化重要標志之一的鄉村振興,自然是一號文件的重要內容。一號文件要求將符合條件的鄉村振興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債券支持范圍。支持以市場化方式設立鄉村振興基金。

  記者在采訪中獲悉,四川首支省級層面鄉村振興引導基金——四川省鄉村振興投資引導基金計劃總規模100億元、首期規模50億元。截至目前,協議募資金額已達40余億元,儲備了一批涉及現代種業、種養業以及農產品加工業的投資項目。未來,該基金將聚焦“10+3”現代農業體系建設,為四川現代種業、現代種養業、農村富民產業、農產品加工流通業以及農業科技創新等提供投融資支持。

  此外,一號文件提出,用好再貸款再貼現、差別化存款準備金、差異化金融監管和考核評估等政策,引導信貸擔保業務向農業農村領域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