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汽車全球研發中心。重慶兩江新區黨工委宣傳部供圖長安汽車全球研發中心。重慶兩江新區黨工委宣傳部供圖

  四川在線記者 秦勇 文/圖

  2月18日,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架構師韓三楚早早地來到位于重慶兩江新區龍盛新城的長安汽車全球研發中心,帶領團隊研發一款新能源汽車。

  2月19日,該公司將舉行“沖刺一季度、奮進新征程”的誓師大會。為了搶進度,韓三楚周末也沒有休息,帶領團隊攻堅克難搞研發,“這款新車已經研發20個月,今年必須完成研發,明年批量上市。”韓三楚目標清晰,信心滿滿。

  信心來源于實力與川渝汽車產業合作

  為何韓三楚信心十足?這和長安汽車自身的研發實力有關,也與公司積極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機遇,加強川渝汽車產業合作密不可分。

  如今,在占地千余畝的長安汽車全球研發中心,擁有設計、試驗、管理等7大功能,仿真分析、噪聲振動、被動安全等12大領域,混合動力、空調系統、非金屬材料等180個實驗室以及運用云技術打造的全球領先數據中心,組建2000人的軟件開發團隊和2500人的新能源研發團隊,長安汽車已邁入“自主創新,全球協同”的研發4.0時代。

長安汽車全球研發中心長安汽車全球研發中心

  據了解,過去5年,長安汽車累計投入570億元,構建起“六國十地”的全球研發布局。目前,長安汽車掌握智能低碳核心技術600余項;“零起火”電池、“七合一”智慧芯等,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專利申請量僅2022年就達4745件;與中國汽研、中科芯共建的“智能汽車安全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獲得國家批準,這是汽車領域僅有的兩家全國重點實驗室之一。

  多元的科技創新成果,讓長安汽車在電動電氣化產品打造上呈現出多點開花的局面。與華為、寧德時代共同打造智能電動網聯汽車平臺CHN,首款產品阿維塔11的用戶平均定價已超過40萬元/輛;EPA1平臺擁有氫燃料、純電、增程三種動力構型,電效率達78%,首款車型深藍SL03上市后,迅速成為細分市場爆款產品。

  日前,被譽為中國汽車界“奧斯卡”的2023第十屆軒轅獎,公布“年度十佳汽車”,長安深藍SL03、阿維塔11和賽力斯問界M7等“重慶造”榜上有名。

  實際上,這些車型是“重慶造”,更是“川渝造”。每一款車的大部分零部件,都來自川渝本地的各級配套企業。

  據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采購中心副總經理高麗蓉介紹,目前長安汽車有三分之一的供應商來自四川,每年有超200億元的合作大單。

在長安汽車全球研發中心,展示遠程自動泊車系統。在長安汽車全球研發中心,展示遠程自動泊車系統。

  以長安深藍SL03為例,搭載的電池來自中創新航成都龍泉驛工廠和寧德時代四川宜賓工廠,四川建安工業雅安工廠為其配套懸架后軸等,四川瑞可達綿陽工廠配套連接系統,四川寧江山川機械成都工廠配套減震器,成都航天模塑有限公司配套內飾板。。。。。。

  而在重慶同樣也有海斯坦普、戴卡捷力、延鋒安道拓等近百家企業對四川進行配套。時時刻刻,都有成百上千輛滿載汽車產品的貨車,奔馳在巴蜀間的道路上,銜接成鏈、密織成網。

  正是這張高水平的“網”,推動了川渝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據了解,目前川渝有汽車整車企業45家,各級配套商達到1600多家,年產值超7000億元,汽車年產量近300萬輛,占全國比重達到12%,通過深度融合,川渝正致力于高水平打造萬億級的汽車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