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劉春華 王成棟

  政策要點

  ●根據國家統一部署,延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擴崗補助等政策。

  ●對中小微企業招用畢業年度大學生、脫貧人口、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人員就業,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且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的,給予1000元/人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

  ●支持提高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執行標準,個人創業擔保貸款額度提升至30萬元,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額度提升至400萬元。

  ●強化重點企業用工保障,安排專項資金支持打造一批零工市場。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困難人員不低于30萬人。在重點工程項目中實施以工代賑促進當地群眾就業增收。

  ●執行國家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在政策執行期內市場收購價連續3天低于國家公布的最低收購價時啟動實施,敞開收購農民余糧。

  ●強化生豬產能調控,穩定環保、貸款、保險等長效性支持政策,適時開展政府儲備豬肉投放或收儲。在物價漲幅達到啟動條件時,向城鄉低保對象等困難群眾發放價格臨時補貼。

  權威解讀

  “提高創業擔保貸款肯定是好事,我們公司創業初期資金周轉困難,就是靠政府的創業擔保貸款解決了難題。”聽說省政府近日出臺的《聚焦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的若干政策措施》(簡稱“36條”)明確提出,提升創業擔保貸款額度,四川嘉申影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梁國超豎起大拇指點贊。

  穩就業穩物價有利于促進經濟良性發展和高質量發展。“36條”提出“全力穩就業穩物價”,并圍繞這一目標提出援企穩崗、擴崗增容、重點群體就業等一系列穩就業“組合拳”,以及執行國家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強化生豬產能調控等務實舉措。這些措施和舉措都有什么樣的特點,如何為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助力?四川在線記者請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了權威解讀。

  穩就業——

  失保惠企政策有延續,創業擔保貸款有提升

  “不知道今年還能不能享受到失業保險的惠企政策?”成都某超市連鎖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主管范麗說,公司在成都有1500余家超市,65%的員工年齡在45—55歲之間。去年,公司收到了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資金54.87萬元,這筆錢緩解了公司的資金壓力,也穩定了員工隊伍。

  “今年將根據國家統一部署,延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擴崗補助等政策。”四川省就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就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支撐,穩就業首先是穩市場主體。去年全省共為37.29萬戶企業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補貼26.5億元,惠及職工643萬余人。同時對1.34萬戶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離校兩年未就業畢業生和登記失業青年,簽訂勞動合同并參加失業保險的企業,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全省全年共發放擴崗補助6816萬余元,惠及高校畢業生6.8萬余名。

  除了延續失業保險惠企系列政策,對中小微企業的發展也有務實支持措施。上述負責人介紹,中小企業貢獻了市場中80%的就業崗位,穩就業首先是要穩住中小企業,只要中小企業具備充足的發展信心,就業崗位就會實現內生性擴張。因此 ,對中小微企業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脫貧人口、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人員就業,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且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的,給予1000元/人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

  對重點企業用工保障也將進一步加強。去年,全省設立人社服務專員,“一對一”為重點企業提供招工用工、政策咨詢、勞動關系協調等服務。全省累計幫助6493家企業解決用工需求61.28萬人。

  “去年8月底,在成都市龍泉驛區人社服務專員幫助下,近200名員工入職工廠,滿足了下半年生產需要。”領克汽車成都工廠人才經營部文化培訓負責人姚衛聽說“36條”提出強化重點企業用工保障 ,十分高興。四川省就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將在去年基礎上,健全重點企業常態化用工保障制度,缺工用工監測預警機制,完善重點企業用工數據庫,求職人員資源庫,優化供需精準對接智能平臺,加強人社專員“一對一”聯系,切實保障重點企業用工需求。

  創業是就業的倍增器,也是經濟發展的活力之源。四川省就業局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全省累計發放創業補貼1.34億元,新增發放創業擔保貸款53.5億元,扶持自主創業20685人,帶動吸納就業81325人。“36條”提高了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執行標準,對創業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強,個人創業擔保貸款最高額度從以前的20萬元提升至30萬元,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最高額度從以前的300萬元提升至400萬元。

  此外,全省還將安排專項資金支持打造一批零工市場,除甘孜州、阿壩州、涼山州之外,各縣(市、區)至少建設一家規范化零工市場。全省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困難對象不低于30萬人。在重點工程項目中實施以工代賑,促進當地群眾就業增收。

  穩物價——

  既要防止谷賤傷農,又要杜絕谷貴傷民

  “真是太感謝了!”2月10日上午,拿到售糧款的楊曉平拉著糧站工作人員,連聲道謝。去年11月,針對全省部分地區因高溫干旱產生的新產稻谷整精米率不達標問題,四川按1.29元/斤啟動針對性托市收購。趁此機會,楊曉平家兩萬多斤不達標稻谷找到了銷路,比市場價多賣了六千多元。準備在兔年大干一場的楊曉平關心的是:今年糧食托市收購政策會變嗎?

  “執行國家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市場收購價連續3天低于國家公布的最低收購價時啟動實施,敞開收購農民余糧”……日前出臺的“36條”,給楊曉平吃下了“定心丸”。

  “穩物價,政府要有所作為。今年,過去穩定物價領域行之有效的政策,將會延續執行、提高精準性。”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說,政府作為的目標是防止物價陡漲陡落,措施是更精準地做好物資收儲與投放。

  豬價和糧價是影響CPI的關鍵因素。因此,今年在繼續落實國家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的同時,四川還將完善并執行省級豬價調控方案。依據“36條”,四川將延長調控鏈條,從生豬生產端入手,突出環保、貸款和保險等養豬行業支持政策的穩定性,來穩定供給端。同時,強化市場監測成果應用,提高政府儲備豬肉收儲和投放的政策實施的靈敏度,防止“谷賤傷農”和“谷貴傷民”。

  降低物價變動對民生的影響,還需要更多更直接、含金量更高的舉措。省民政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根據“36條”,四川將加快細化困難群眾價格臨時補貼預案,確保物價上漲時城鄉低保戶等特殊群體有更多的生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