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王若曄

  *啟動攻堅行動,組建用地審批專班,計劃3個月內基本實現存量項目用地報件動態清零

  *嚴格執行“增存掛鉤”機制,嚴格落實“要用地、先挖潛”要求,加大存量土地盤活力度

  *重大項目、基金項目用地報批進入“綠色通道”,實現優先排序審查,“即報即審”

  2月4日,立春,省政府召開土地審批聯審會,審議通過了東峰天然氣綜合利用項目、西充金鳳大道一期工程等67個批次(項目)建設用地,批準用地面積1.25萬畝。這也是春節后第一場土地審批聯審會。

  全力以赴拼經濟,項目是主要抓手,土地等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是關鍵。四川自然資源部門著力推進重大項目落地實施,在嚴格守住底線紅線的前提下,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多措并舉為項目建設掛上“加速擋”。

  集中審批

  3個月內基本完成存量審查

  用地獲批后,近日,南充臨江新區西充片區金鳳大道項目啟動了前期建設準備工作。作為臨江新區西充片區規劃建設的“三縱四橫”交通干道之一,它不僅是區域內重要的交通樞紐,也是先進制造產業的經濟走廊,“高效的用地審批,促進了項目更快落地開工,節約了前期成本。”項目經理陳松林說。

  “隨著全省經濟復蘇步伐加快,去年四季度用地報件數量明顯增多,2022年的報件較同期增長50%,目前正在加速審批。”自然資源廳管制處相關負責人說。

  年初,自然資源廳啟動攻堅行動,集中時間、集中力量、集中辦公,針對去年底集中申報的建設用地報件,組建用地審批專班,計劃3個月內基本實現存量項目用地報件動態清零。

  2月13日晚,在自然資源廳管制處辦公室,一場攻堅行動工作調度會剛剛結束。工作人員將最新進度標注在墻上的“實施‘攻堅行動’推動‘動態清零’”重點項目用地審批進度表上。工作人員介紹,“一個項目用地報件,通常要經過12個處(局)審查,對照30多項指標,審查符合規劃計劃、耕地保護、土地征收、集約節約用地等方面情況。”

  攻堅行動實施以來,自然資源廳已完成所有報件的第一輪審核,東峰天然氣綜合利用項目等67個項目已獲省審批通過,十陵500千伏輸變電工程等20個項目通過審核取得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

  提前謀劃

  挖潛存量土地保障項目用地

  2月15日,遂寧高新區大宗物資集散分撥中心項目現場,工人正忙著主體鋼結構作業。“項目用地是去年供應的存量土地。我們會定期進行動態巡查,查看項目進展情況,實時監測土地的利用情況。”遂寧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高新分局工作人員蒲蕾說。

  在監測存量土地利用情況的同時,新一年土地存量處置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展開。項目不遠處,有一塊78畝存量土地。“今年初,我們走訪園區現有企業時,一家企業拋出建標準廠房的意愿,目前已簽訂相關協議。”蒲蕾說,不僅盤活了存量土地,標準廠房還可為中小企業提供承載空間。

  推動存量土地保障項目實施,也是基于現實考量。遂寧產業發展用地供需矛盾較為突出,土地資源較為緊缺。此前,遂寧將存量土地處置情況納入耕地保護黨政同責考核,與建設用地規劃指標、土地報征審核(審批)等掛鉤。

  “對于未納入重點保障的項目用地,采用‘增存掛鉤’機制,處置越多的存量土地,就能‘產生’更多的土地利用規劃計劃指標,保障項目落地。”遂寧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楊丹林說,針對存量土地情況,會靈活采用回購、司法收回、轉讓利用、出租廠房、再開發利用等方式盤活。當前,遂寧正籌備開展盤活存量建設用地三年攻堅行動,確保“增存掛鉤”批而未供土地、閑置土地處置率不低于20%,低效工業用地處置率不低于15%。

  “為倒逼各地加大存量土地盤活力度,我們在嚴格執行‘增存掛鉤’機制,嚴格落實‘要用地、先挖潛’要求的同時,對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處置力度大、成效顯著的地區,給予額外指標獎勵。”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說。

  自然資源廳還創新實行規劃、計劃指標同步預支制度。“一般來說,當年自然資源部計劃指標管理文件會在第二季度出臺。我們此次參照往年指標數量,按一定比例提前預支規劃計劃指標,保障重大項目急需用地。”自然資源廳管制處相關負責人介紹。

  優化服務

  “綠色通道”提升審批質效

  “本月初,我們順利取得了西昌至香格里拉(四川境)高速公路項目控制性工程先行用地的自然資源部批復,這意味著項目先期控制性工程具備全面開工建設的條件。”四川西香高速建設開發有限公司建設用地辦理工作負責人羅森說。

  西香高速是《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年—2030年)》G7611線都勻至香格里拉的重要組成路段,建成通車后將結束涼山州鹽源縣、木里縣不通高速的歷史。

  “項目線路長、建設時效要求高、涉及區縣多、用地規模大,穿越生態保護紅線和風景名勝區等多處生態敏感區域,用地手續辦理難度大。”羅森說。

  項目從用地預審到獲得先行用地的自然資源部批復,僅用時40個工作日,跑出了“加速度”。其中,5個工作日完成現場踏勘、會議評審;15個工作日完成用地預審報件技術審查和正式審查,出具初審意見報部;1天內完成先行用地審查并報部,刷新了同類項目用地預審及取得批復、先行用地完成省廳報部程序的最快紀錄。

  項目審批提速是如何實現的?

  打開建設用地三級聯網審批和管理系統,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重大項目、基金項目用地組卷報批材料進入這個系統后,自動進到‘綠色通道’,并對項目進行高亮標注,優先排序審查,要求審件人員‘即報即審’,發現問題主動對接,反饋并指導報件單位盡快解決問題。”

  全面提升審批時效,四川還通過項目調度會、工作推進會等方式進行政策解讀和業務培訓,進一步提高市縣用地報批業務水平,推動建設用地報件質量和審查效率雙提升。“我們將進一步完善建設用地審批制度、優化審批流程、細化審批工作要求和審查規則,提高建設用地報批審查工作標準化程度。”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說。